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1章 村里卖粮食(1 / 2)

第341章村里卖粮食(第1/2页)

沈纪之将知夏的话听了进去。

众所周知,百姓日子不好过,一方面是粮食产量低,另一方面是粮价高,赋税重。

眼下苞谷的产量,村里种过一茬之后,大家都是看在眼中的。

之前他们不知道这苞谷还有啥吃法,直接吃只觉梆硬的难以下咽,磨成面之后,不掺白面的窝头吃起来也是糙的很,不习惯这个味道的,甚至觉得比大家之前一贯吃的窝头还要难吃。

现如今得知苞谷不仅产量高,还能做成馒头熬成粥,且味道不错,来年大家伙都种上的话,至少不愁没粮食吃了。

温饱问题,一直是村里最大的难题了。

“面五文,碎苞谷三文?”沈纪之再一次跟知夏确认。

知夏点头,“没错。”

沈纪之一摸下巴下半白的胡须,“我知道了,我这就召集全村人说一下这个事,你们忙着,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便快步离开了。

知夏望着他离开,先跟身后跟着来撑场面的人道了谢,见众人纷纷走远,这才看向塘里几人。

“这塘里的藕挖的差不多了,还得留一部分做种,几位大哥帮忙将池塘整理整理就将岸上的藕扛回蚕场去吧,辛苦大家了。”

池塘里正在忙活的几人摆摆手。

“应该的,这里的事交给我们就好了。”

其中一人说着,来到池塘边的小水洼旁,揭开了盖在水洼处半枯的荷叶。

“这里还有十几条鱼,刚才林家叔伯将水搅浑之后,我们在水里抓了藏在这里的,知夏一并带回去吧。”

知夏来到那个小水洼前一看,里面可不止十几条鱼,大大小小至少有二三十条。

其中还有不少小鲫鱼呢。

她给塘里干活的人,以及蚕场那边磨浆的人每人留了条大点的,其余的让赵松全和赵松祥拿回家了。

到时候让两个舅舅也带几条回去,余下的可以弄口缸养着慢慢吃,正好娘补身体需要,四海念书吃点鱼也可以补脑子。

一到家,知夏便拉着梁氏揉面做馒头,发了整整三十斤面,做了两百来个馒头。

刚才跟着她去深山塘帮忙的人,都有谁她都记了个大概,总不能让人白忙活,打算每家给送几个去让他们也尝尝。

……

里正将村里人全部组织到一处,花了一些时间。

等他跟大家伙将苞谷这事一讲,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了,此时,知夏家的馒头也已经上了蒸锅。

随着馒头开始蒸,淡淡的玉米清香从厨房里散发出来,逐渐将整个院子笼罩。

慢慢的,院外有人伸长脖子往这边望。

“知夏,你们家在做啥好吃的?”

“玉米馒头呀。”知夏望着院外说,“我们家都吃一向啦,镇上铺子也卖一两个月了呢,可香了。”

钱氏跟另外几个妇人往老宅厨房望去。

“你们这会蒸馒头,是自家吃,还是用来卖的?”

“这是我打算给村里几个帮了忙的叔伯送的,余下一些自己吃,应该也能有多的能卖,可能不会太多,马上就能起锅了,等会匀一个给婶子伯母们尝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