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40章上门提亲(第1/2页)
碧空之下,衔山环水的风水地,四野油翠。
女子双手合十敛目,纸烟冉冉,迷迷障障。
僧人见小衙内问,如实回答:“那位祭香的小娘子是戴家的大姐儿。”
僧人说罢,吴胜疑惑了:“戴家的?可是行商的那户?”
“正是,咱们平谷说起戴家,只有那一家。”
瘦猴儿接话道:“适才小弟正要说,戴家有两位小娘子,一位就是衙内欲要纳的云姐儿,她上面还有一位长姐,便是这个了,单名一个缨字。”
他收了钱,不管事情成不成,把人引来了,把话带到了,并将戴家大姐儿在京都解亲一事托出。
有意思,有意思……吴胜打马走之前,又看了一眼山下的女子。
彼边,戴缨走到坟前,烧了几陌纸钱,插上香,磕头,并不知自己被人惦记上。
祭拜过亡母,她也该启程了,乘车去青城。
陆铭章说他拜访过青城的勋贵老臣,便要回京,掐算日子,也就是几日后。
明日她便整理行当赴青城,来得及。
与其让戴万昌差人送她回京,她情愿同陆铭章共乘,没由来的安心。
……
吴胜回了府衙后宅,径直去了他父亲的院子,有事相商,这才想起来他父亲去了青城。
说是京都的那位大人来了,他得到跟前迎候。
可他等不及,不见还罢,今日见了那女子,神魂俱失,誓要把她弄到手不可。
当下带着人走了一趟戴家。
戴万昌听说吴县令之子来了,忙将人迎至厅堂,下人们看了茶。
“衙内今日怎么得空到鄙人宅上?”
吴胜半点不绕弯,开门见山道:“戴叔家中既有长女待字闺中,怎么反把小女儿送出来。”
戴万昌一怔,反应过来,解释道:“小衙内误会,长女已许了人家,不日便要返回京都。”
吴胜冷笑一声:“许了人家?戴叔莫要哄我,我已探得,分明是解除了婚契的。”
戴万昌身上直冒冷汗,他一大把年纪,被一小辈如此逼问心头恼火,却也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且这小衙内不是个好惹的主儿。
怎么就盯上了缨娘,这可如何是好。
吴胜将话峰一转,打一巴掌,赏颗甜枣,好言语道:“这事也好办,戴叔只需把小女儿换嫁成大女儿,便可。”
“这……”
“怎的,戴叔难道不情愿?我一官衙子弟配不上你家?”
戴万昌无话可说,只能应下。
吴胜一刻也等不得,次日便让媒婆子上门说亲,下了聘礼。
戴缨全不知情,叫家下人整理行当,落后去了她父亲的院子,欲要辞行。
谁知戴万昌不在院里,而在后园,于是又寻去了后园,终于在湖棚见到了人。
“父亲让女儿赴京,女儿不能不依,只是……京都开分号一事,还望父亲斟酌。”
戴万昌看了一眼戴缨,收回眼,不语,眼神似是躲避,戴缨喊了一声:“父亲?”
戴万昌叹了一口气:“不必去京都了,就在平谷罢。”
她行当都整备好了,如今又不让她去京都,以为戴万昌想通了,语调中带上欣喜:“父亲是说,女儿留在家中,不赴京了?”
戴万昌“嗯”了一声,看了一眼身边的鼓凳:“坐,为父有话同你说。”
戴缨坐下,心头萦上一缕疑影。
接下来,戴万昌将小衙内欲纳她为妾的事情道了出来。
这一消息凭空蹿出,戴缨怔愣了半刻才反应过来,脸色变得惨白。
“我还说怎么突然改口不去京都,原是就近找到了买家……”
戴万昌鼓起腮:“那小衙内亲自上门,点你的名。”喘了一口气,又道,“我还没问你呢,怎么招惹上他的?”
戴缨难受得眨眼,她能说什么,回来一趟,所有的事情都偏离了。
“你也别多想,过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好歹也是府衙子弟。”
戴万昌说罢,招呼一声:“来人,把大姐儿送回院,看好了,有任何闪失,仔细你们的皮。”
立时上来几个护院,齐声应下。
戴缨看着这些人,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接着脸上的所有表情收得干干净净,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
孙氏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自己女儿,同一时,院外的看守没了,去了另一方院落。
戴云心道,长姐啊,这可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你回来得不是时候,可话说回来,你这个时候回来,也是天意,老天让你替我挡灾,怨不得我。
正在母女二人叙话间,下人传话:“云姨娘,老爷让你去一趟。”
“姨娘……”
在戴缨未抬入吴家前,戴云仍不能彻底放下心,就怕又生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