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元英> 0017、推选将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17、推选将才(1 / 2)

0017、推选将才(第1/2页)

五更的梆子声还未散尽,太和殿的朱漆大门已被内侍急促推开,文武百官来不及整理朝服褶皱,便踩着晨雾涌入殿内。

前方晋阳加急军报送达朝庭:后凉铁骑围困晋阳,守将派人缒城求援,言“城中粮草仅够三日,若无援军,晋阳必破”。

御座上,新皇齐越面如墨色,手中攥着的军报被捏得发皱。不等内侍唱喏“百官就位”,他便将军报掷在御案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急切:“北境告急!晋阳城危在旦夕,今日早朝,只议一事,谁可领兵出征,解晋阳之围?诸卿直言,不必拘礼!”

兵部尚书林之源率先出列,他跪伏在御前向皇上齐野谏言:“北境告急,前夜,后凉呼延况率兵突袭我增援临洮的营寨,令我军损失十一万人。现在敌军逼近晋阳,若没有充足的兵力援助晋阳,晋阳有可能不日被后凉占领。微臣以为林涛阵前逃脱是造成后夏损失的罪魁祸首理当暂首,此时朝中急需推出新的领兵元帅,驰援北境!臣提议驻守北疆的蕃将齐丰可为领兵大将军即刻领兵出征!”

刑部侍郎朱文彬出列反驳,他扶了扶官帽,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秉陛下,齐将军年龄尚小不足15岁,没有战场经验。他虽然将北疆管理得很好,但他的立足点不在攻防,所以微臣以为齐丰不太合适。”

“朱侍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刑部尚书陆文亭走出队列,他言辞犀利,“齐将军年岁虽小,但有志不在年高。齐将军近两年发展农耕将北疆建成后夏的大粮仓,使我后夏近两年粮食丰润。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练兵,打退了突厥人的多次侵犯。如此智勇兼备的社稷之臣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我提议,”户部尚书张谦发表自己的见解,“陆参将刚刚卸任一年,每日操练乡勇,只为有朝一日能重返战场。当下面对强劲的呼延况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谦所说的陆参军是陆承业,他刚刚卸任,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这时又有人提出反对,这个人是御史中丞潭思亮,他反对重新任用陆承业:“陆承业年事已高,且身体虚弱,不适合与年青力壮的呼延况对垒。我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

朝堂上两种意件两种反对,明眼人都知道,此时的后夏已无良将可选。除了他俩,无人可选。

这时太尉吴阶出列,他奸猾的鼠眼习惯地四下望了望然后道:“齐将军虽年纪尚小,但志向远大,他有勇有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去领兵我一百个放心。后夏的百姓也一百个放心。”

吴阶总结性的发言,像在给推选将才一事定了调子:唯齐丰莫属。

此时就看皇帝齐野如何定夺。

齐野指尖轻叩御案,目光扫过殿内百官:“张爱卿所言极是,陆承业熟悉后凉战法,又有本土战力加持,是领兵元帅的合适人选。至于副帅,齐丰可以。他锐气十足,任先锋大将,协助陆总兵,配合主力作战。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殿内静了片刻,户部侍郎孙彦赤率先躬身:“陛下决策英明,臣附议!”

林之源与张谦对视一眼,也纷纷躬身:“臣无异议!”

吴阶出言道:“陛下英明,臣附议。”

“好!”齐野沉声道,“传朕旨意,封陆承业为北征大元帅,齐丰为副帅,陆承业两日后在城外校场点兵,即刻出征!兵部传旨陆承业,令其带乡勇入营,听候调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017、推选将才(第2/2页)

林之源躬身:“臣遵旨!”

这时林之源又补议:“后夏兵源严重不足,陛下可调各地蕃兵充实官军。”

“传旨!命四个蕃王到京,各带兵三万以充实我后夏的主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