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83章 这就……结束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 这就……结束了?(1 / 2)

第83章这就……结束了?(第1/2页)

李承乾看着他,目光平静无波。

“李卿,方才几位都已陈述己见,你以为,西州之事,何者为先?”

李素立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在腹中斟酌无数遍的言辞缓缓道出。

“回殿下,臣以为,诸位所言皆乃老成谋国之言,切中肯綮,臣深以为然。”

他先是将前面三人都夸赞了一遍,以示自己不争不抢,兼容并蓄。

“然则,”他话锋微转,依旧保持着谦卑的姿态。

“西州地处极边,情势错综,非内地州郡可比。朝廷方略虽定,然具体施行,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臣愚见,首要者,莫过于……谨守朝廷既定章程,体察陛下安边抚民之圣意,遇有疑难不决之处,更需勤加请示,或奏报陛下圣裁,或……或聆听东宫训示。务必使政令通行,皆出于上意,合乎法度,方能避免各行其是,贻误边机。”

他这番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核心思想就是:严格按照朝廷和皇帝的指示办,遇到不懂的,多请示皇帝和太子,绝不擅自做主。

看似强调了程序和请示,实则将自身的决策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突出的是一个“稳”字,或者说,是“不作为”的潜台词。

他没有提出任何属于自己的、具体的施政方略,只是强调了忠实地执行上层命令。

殿内一时安静。

崔敦礼嘴角几不可察地撇了撇,心中暗讽:果然是个滑头,尽说些虚的。

窦静眉头微蹙,觉得此人过于畏首畏尾,非边臣之选。

王裕则面色不变,心中了然,李素立这是明哲保身之道,倒也符合其一贯风格。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李承乾听完李素立这番毫无新意、甚至有些平庸的回答后,既未露出失望之色,也未加以追问,反而微微颔首,脸上竟似有一丝……难以察觉的缓和?

“李卿所言,亦是持重之道。”

李承乾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

他目光再次扫过殿下四人,并未如众人预想般进行更深入的追问,或是让他们互相争论,反而直接结束了这场考较。

“诸卿才识,孤已略知。”李承乾的声音平稳且清晰。

“西州黜陟使一职,关乎重大,人选之事,需慎之又慎。”

他略作停顿,仿佛在斟酌词句,也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此刻,他脑海中飞快地闪过李逸尘昨日所言。

“……殿下对待这几个人选,策略极其简单——考核与掌控……不必流露半分私人好恶……真正核心的,不是哪个官员坐上了黜陟使的位置,而是西州开发这项国策本身,能否成功……”

博弈论中,各方的策略选择与最终收益在他心中清晰起来。

他不能表现出对任何一方的明显倾向,那会暴露自己的偏好,在后续的博弈中陷入被动。

他需要保持一种超然的、难以捉摸的姿态。

于是,他话锋一转,说出了一句让殿内四人都为之一愣的话。

“诸卿且先退下,安心本职,多加考虑现任上的事务。西州之事,孤还需……细细斟酌。”

多加考虑现任上的事务?

这是什么意思?

崔敦礼、窦静、王裕、李素立四人脸上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错愕。

这就……结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