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170章苏宇兑换金条,静理浦东新区圈地。(第1/2页)
总帅去世之后,全国下半旗致哀。
与此同时,女儿静理也没有闲置。租下了工人体育馆,一个月的时间,租金20万元人民币。
而且,就选在1985年的2月份,这个时候,正好是春节。
静理寄信件,联系全国1227个厂家,过来参加工体展销会。
回复的厂家数量惊人,短短七天内便有八百余厂家确认参展。派出团队来到京城。
展会筹备紧锣密鼓,静理亲自督阵,确保每个细节无懈可击。
前期收取摊位费,静理就赚到了18.5万。
要知道,这可是八十年代的巨款,相当于普通工人十年的收入。
门票的收费,静理询问父亲的建议。
苏宇想了想,给出一个建议:“门票定价不宜过高,应以亲民为主,吸引更多民众参与。”
“展销会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人。”
“每一位观众,只要交1块钱的门票,就可以进入展销会。”
“而且,静理。你还可以卖瓶装水,增加一些收入。”苏宇灵机一动,提议道。
静理顿时眼前一亮,嘴角微微上扬:“好主意,爸爸。”
“不过,这么短的时间。怎么进货呢?”
苏宇:“很简单啊,我们家开了超市,就是王府井大街。永辉超市,你也有股份。”
那就从永辉超市调货,瓶装水价格亲民,既能解渴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静理点头,立即安排人员落实。
展会当天,人潮涌动,足足有三十万人,涌入工人体育场。
瓶装水销售火爆,静理亲自带着超市的售货员,站在摊位前面卖水。
三十万人,密密麻麻。有超过一半,都来卖水。
第一天的展销会,光是门票钱就收入了三十万,加上瓶装水的利润,静理的总收益突破了五十万。
当然,一举双得。参加展销会的厂家,都赚得盆满钵满。
静理的成功引起了轰动,京城媒体纷纷报道,赞誉其为“商业奇才”。
一个月的展销会,摊位费+门票+水的收入共计超过1200万,扣除租金20万。净利润就高达1000万人民币。
静理完全是名利双收。
.....
陈雪茹知道之后,顿时喜笑颜开,连连夸赞:“静理,你真是太棒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一场工体展销会,净利润就搞到上千万人民币。”
静理穿着剪裁得体的女士西装,甜甜一笑,挽着陈雪茹的胳膊:“妈,这还多亏了爸爸。是爸爸支持我,给我好的建议。”
陈雪茹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轻拍静理的手背:“我们是一家人,你爸爸这么爱你。你的弟弟妹妹,肯定会吃醋的。”
静理笑得更加灿烂:“妈,我发誓,我一定会孝敬爸爸。小的时候,爸爸就特意爱护我,关心我,孜孜不倦的教导我。”
陈雪茹点头,眼中满是温情:“你爸爸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今天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欣慰。”
静理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妈,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辜负你,还有爸爸,还有干妈的期望。”
“静理,我们家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五星级酒店的施工建设。”
“你既然创业成功,也是时候帮帮家里。”陈雪茹缓缓开口,楼着静理的肩膀,语重心长:“五星级酒店不仅是我们苏家的事业,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你年轻有为,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
“我知道,妈。”
“这些年多亏了,你和爸爸的支持。让我南下创业,去广州见识市面。”
“其实,这几年在广州。我接触过很多港商,他们纷纷回国投资.建厂。”
静理缓缓开口,挽起耳边的长发,语重心长道。
这天晚上,陈雪茹有些食髓知味,偷偷摸摸跑过来,进入苏宇的房间。
扶了扶,认真坐了下来。
陈雪茹的脸上,流露出心满意足之色。
苏宇躺在床上,戏谑的笑容:“媳妇,是谁说要分房一段时间?好好保养身体。”
陈雪茹啐了一口,拍了拍苏宇,仿佛撒娇似的:“讨厌。”
.....
翻云覆雨之后,陈雪茹依偎在苏宇的怀里,小手画着圈圈。
“媳妇,我告诉你一件事。”
“啥事啊?”
“我前几年,偷偷买了十座四合院。前段时间,在两座四合院的地窖里面,挖到了...金条。还是大黄鱼。”
苏宇低下头,闻着陈雪茹洗发水的香气,娓娓道来语出惊人。
“什么?你挖到了金条?”
陈雪茹猛地坐直身子,双眼圆睁,满是震惊与欣喜,“你怎么不早说?这,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苏宇轻轻将陈雪茹拉回怀中,笑着说道:“之前不是时机还不成熟嘛,而且我也想给你一个惊喜。现在告诉你,正好我们可以商量商量怎么处理这些金条。”
陈雪茹靠在苏宇怀里,手指轻轻戳着他的胸膛,“你呀,总是这么有主意。那现在咱们怎么办?这些金条可不能就这么放着。”
“要知道,钱要花出去,那才叫钱。”
苏宇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我想着,先把这些金条兑换成现金,然后再做其他投资。现在改革开放,机会多得很,我们可以好好规划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70章苏宇兑换金条,静理浦东新区圈地。(第2/2页)
陈雪茹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你说得对。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兑换金条可得小心点,别让人给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