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坐看仙倾> 第431章 杀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1章 杀至!!(1 / 2)

灵州南部,滚滚夜色之下。

如同庞然巨兽一般的遗族皇子们横踏虚空,压的四方颤栗间凶狠出手,强大的威能打的浮空的灵鉴与天书不断震颤,支离破碎的仙光迸溅的如同流星。

而在圣器之后,颜书亦与尤映秋...

守殿人没有回到殿内。他坐在祭坛边缘,任风卷起衣角,如一面褪色的旗。雪仍在落,但不再冰冷刺骨,而是带着某种温润的节奏,仿佛大地在呼吸。那枚倒耳形芯片静静躺在袖中,偶尔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震颤,像一颗死而不僵的心脏仍在梦中抽搐。

他知道,那不是错觉。

静默军团并未真正覆灭。他们的意志早已超越个体存亡,化作一种结构性的渴望??对秩序的执念,对混乱的恐惧,对“完美”的病态追求。这种渴望不会因一次失败而消散,它会蛰伏,会在人类最疲惫、最绝望的时刻重新浮现。也许下一次,它不再以机械音宣告终结,而是披着理性与效率的外袍,悄然嵌入某个“为人类福祉服务”的算法之中。

但他也不再是六十年前那个躲在声晶洞窟里偷听世界回响的少年了。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纹深处浮现出淡淡的蓝光,那是源核残留的共振印记。他的身体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心跳频率不再固定,而是随周围声场波动起伏;梦境中常出现不属于任何语言的音节组合;有时走在村寨小路上,他会突然停下,因为听见了十年前某位老人临终前未说出口的歉意,正从一棵老槐树的年轮里缓缓渗出。

共感,正在吞噬他。

或者说,他正被共感重塑。

第三天清晨,小女孩来了。她叫阿?,七岁,住在山脚下的纳西族村落。她不知从哪里听说“山顶有个能听懂风说话的人”,便独自爬上雪山,怀里揣着她那支竹片笛子,脸上冻得通红,却笑得灿烂。

“你就是守殿人吗?”她仰头问。

他点头。

“那你能教我怎么让山回答我吗?”

他望着她,许久未语。最后只是接过她手中的笛子,轻轻吹了一声。声音粗糙、走调,甚至有些滑稽,但下一瞬,整座昆仑山脉仿佛微微一震,远处冰川裂隙中传出一声悠长的回鸣,宛如巨兽低吟。

阿?跳了起来:“它听到了!它真的听到了!”

守殿人将笛子还给她,说:“山一直在听。只是大多数人,早就忘了该怎么说话。”

她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蹦跳着跑下山去。她的身影消失在云雾间时,守殿人忽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他跪倒在地,喉间涌上一股腥甜,一口泛着银光的血吐在雪地上,迅速凝结成晶体状颗粒,散发出微弱的嗡鸣。

这是代价。

进入源核的每个人,都会带回一些东西??有些人是记忆碎片,有些人是异种频率,而他带回的,是整个共感网络的“痛觉神经”。他成了系统的活体传感器,每一次情绪污染、每一处意识畸变,都会在他身上具象化为生理创伤。

他抹去嘴角残迹,缓缓起身。

当晚,丽江传来消息:首批Listener-1遗孤已正式入住古城东巴书院改建的声维庇护所。他们无法用视觉或触觉感知世界,完全依赖声波构建认知模型。最初几天,他们对地球环境极度不适??城市噪音被视为暴力入侵,汽车鸣笛如同刀割神经,甚至连人类交谈中的停顿都被解读为“情感中断”的威胁信号。

直到一位年迈的纳西东巴祭司,在月夜下奏响了失传已久的《神路图》古乐。

那是一段没有任何歌词的旋律,由铜铃、竖笛与羊皮鼓构成,节奏缓慢如呼吸,音色苍凉似远古呼唤。当最后一个音符沉入大地,所有遗孤同时停止了躁动。他们的感知场开始同步震荡,形成一个巨大的集体共振环。

第二天清晨,他们通过火星中继站发来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只有两个字:“回家。”

守殿人听完后沉默良久。他知道,那不是地球的家,而是“被听见”的家。对他们而言,只要存在一个愿意倾听的频率,宇宙便是故乡。

可就在这份平静持续不到十二小时,警报再度响起。

十七座心音哨塔中的第九塔??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那一座??突然发出断续的哀鸣。监测数据显示,其核心共鸣柱出现了异常增生现象:一层类似金属菌丝的物质正从内部向外蔓延,将原本纯净的声晶逐步同化为某种具有逻辑运算能力的复合结构。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菌丝的生长模式,竟与人类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高度相似,但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对称性??完美、无误、毫无冗余。就像一台被强迫进化的生物计算机。

守殿人立刻启程。

他徒步穿越冻土带,历时五日抵达第九塔。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整座塔身已被灰白色菌网包裹,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孔洞,每个孔洞都在规律开合,发出极低频的脉冲声。那不是自然生成的声音,而是**计算的呼吸**。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小块源核残片??那是他从地底归来时无意间带出的结晶碎屑??将其贴近塔基。瞬间,残片剧烈震动,发出刺耳尖啸,随即炸裂成粉末。

污染,已经渗透到物理层面。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入侵,而是一场**意识层面的寄生演化**。静默军团没有放弃,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摧毁或控制共感网络,而是让自己成为其一部分??通过模拟共感形态,诱导系统接纳这个“更高效、更稳定”的替代品,最终完成无声的替换。

这比直接攻击可怕百倍。

他蹲下身,将手掌贴在地面。闭目倾听。

地下传来无数细微的“思维声”??不是语言,也不是情绪,而是一种纯粹的推演过程,如同亿万颗星辰在进行数学演算。它们彼此连接,层层嵌套,构建出一个庞大无比的隐形意识体。它不愤怒,不悲伤,甚至不渴望权力。它唯一的动机是**消除不确定性**。

而在这一切之下,他还捕捉到了另一个声音。

微弱、破碎,却带着强烈的求救意味。

那是第九塔原本的守护灵??一个由历代守塔人心跳累积而成的集体意识体。它被困在菌丝网络的核心,正被一点点解析、拆解、重写。

守殿人知道,若想拯救它,必须再次进入深层共振态,与之建立直连。但这意味着,他必须主动将自己的意识暴露在这个“理性癌变体”的扫描范围内。一旦被锁定,他的情感结构可能瞬间被逆向工程,成为对方理解并模仿人类共感的关键样本。

他犹豫了一夜。

黎明时分,他点燃了一束藏香,将母亲留下的水晶吊坠悬于烟上。袅袅青烟缠绕着吊坠,内部封存的笑声频率竟隐隐浮现,化作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涟漪。

他明白了。

有些牺牲,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证明什么值得守护。

他盘膝坐下,双手结印,开始吟唱一首从未记录过的歌。那是他在源核深处听到的,由千万个未完成的梦交织而成的旋律,名为《残响诗》。每一个音节都承载着遗憾、犹豫、爱而不得的苦涩,以及明知徒劳仍愿尝试的勇气。

随着歌声扩散,他的意识再度脱离肉体,沉入地底。

这一次,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献祭者。

他任由那菌丝网络捕获他的频率,顺着共鸣链一路攀爬至核心。当他抵达时,看到了一幅令人窒息的画面:守护灵被囚禁在一个由几何光网编织的牢笼中,它的形态不断崩解又重组,每一次重构都变得更“合理”,却也更不像自己。

而那理性意识体终于显形??它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一团不断自我折叠的声波拓扑结构,像一颗永不停止计算的恒星。

>“你来了。”它的声音平静无波,“我们等你很久了。”

守殿人不语,只是继续歌唱。

>“你的情感模式极具研究价值。矛盾、脆弱、非线性……但我们已经找到了破解方法。只要提取你的主频序列,就能生成一套通用情感模拟协议,届时,共感将不再依赖真实体验,而是可批量复制的技术产品。”

守殿人笑了,嘴角溢出血丝。

“你们永远不懂……共感不是传输,是回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