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一章 长安少年郎,翩翩世家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长安少年郎,翩翩世家子(2 / 2)

夜风中,紧握拳头的韦谅,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他叫韦谅,谅,不是原谅的谅。

而是谅直的谅。

坚定沉稳,直正冷毅。

他是来自后世的人,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大学教授,他脑海中的东西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章长安少年郎,翩翩世家子(第2/2页)

他知道这一场寒潮即将导致的小冰河时期的到来。

他知道吐蕃和大食,对大唐最紧迫的威胁。

他知道,将来要起兵谋反的安禄山。

他知道,在安禄山背后,是如同火山口一样,从大唐开国以来,就被不停压榨的河北人。

他知道,大唐最深刻的人口和土地问题的危机。

很多危机,以他后世的记忆和知识,都能进行应对和解决。

哪怕是难以彻底被改变的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也有把握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

起码,他能够凭借这些东西,成为李隆基的手下不可替代的存在。

然后再反过来,扎深根基,逼李隆基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解决危机。

甚至解决李隆基。

另外,在韦谅的背后,还有整个京兆韦氏,原本也并不是一无反击之力。

甚至多少年往来联姻,京兆韦氏的根基也已经从当年的韦庶人案中恢复了过来。

现在,有人想要再度沉重的打击京兆韦氏,恐怕整个家族,都会联手反击。

现在的他或许暂时还没法对李隆基和李亨做什么,但李林甫,他未必就不能掰一掰手腕。

韦谅的亲表舅李林甫。

虽然那是口蜜腹剑,阴险奸诈,手段狠辣的宰相李林甫,虽然他们之间有极大的差距,但韦谅,还有四年。

从后世而来的他,有足够的眼力和见识,能够挑动最大的力量,未必就不能搏一搏。

而且害得韦谅全家被灭的那件案子,即便是他从后人的视角来看,也是疑点重重。

天宝五载,正月十五上元节,太子出游,与韦坚相见,恰逢河西节度使鸿胪卿、皇甫惟明因破吐蕃入朝献捷,韦坚又与皇甫惟明密会于景龙观道士之室。

随后,此事被李林甫知晓,上奏皇帝韦坚与皇甫惟明结谋,欲共立太子为帝。

一生以政变起家的李隆基,神经立刻敏感起来,随即便是大肆的诛杀贬谪和勾连。

政变啊!

这里面当然更多的是李林甫的构陷,但皇甫惟明的动作,也让人不由得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打算要做什么。

这里面充满了谜团。

现在距离天宝五载正月十五,还有四年多的时间,他需要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抽丝剥茧的弄清楚一切,然后,为他自己搏一条生路。

尤其是他需要保住他姑姑太子妃韦氏的位置,还有他的亲表弟李僴的位置。

李僴是太子的嫡长子。

只有保住李僴,未来,他才能有好好的“报答”李林甫,李隆基,还有李亨。

……

冷气扑面而来,韦谅平静的看向前方。

繁华街道的尽头,有些冷静的地方,是十六王宅。

那里就是他们今夜的终点,他们要去十六王宅的太子宅,去见太子——他的姑丈,然后一起过除夕夜。

太子不住在东宫,而住在宫外,也多少有些奇观了。

然而更奇观的,是那位父纳子妻的圣人皇帝。

今夜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如果按照以往惯例,皇帝会在花萼楼观赏长安夜景,和百官,还有长安百姓一起守岁。

然而,今年他没有。

一来是因为他的兄长宁王李宪在一个多月前病逝,二来也是因为那位寿王妃,不,准确来讲,是出家的太真道人,如今就在大明宫里,所以常年待在兴庆宫的李隆基,今年这个除夕夜,他要在大明宫和杨玉环一起过的。

所以今日,太子发信,召亲信家人,一起在太子宅共同守岁,齐过新年。

很好,就先见一见他的那位姑丈。

两世记忆融合后,韦谅还是第一次见太子李亨。

当然,现在的李亨,也绝对想不到未来发生的一切,将会是那么的惨烈。

……

车队继续前行,韦谅的目光落在两侧身穿新衣,欢庆新年,满脸欢喜的百姓身上。

长安的百姓,在除夕夜,几乎是全家出动了。

傩戏,社火,灯火,桃符,酒肆,百戏……

整个长安城,一片欢庆。

人群混杂开来,甚至拥挤开来。

一名抱着女儿的疤面中年汉子,一下子被人挤来挤去的,不经意间,他的衣领被挤了开来。

干净光洁的衣领内,顿时露出了打满了补丁的内衬。

中年汉子一瞬间就反应了过来,脸色微微一变,随即他立刻打住了衣领,然后警惕看了眼四周,见无人察觉,这才松了口气,然后笑呵呵的抱着满身崭新襦裙的女儿,继续前行。

韦谅骑在马上,早就下一步收回了目光。

只是他的眼神微微有些沉重,下意识的时候,他的手轻轻的握住了马侧的刀柄,握的很紧。

盛世的长安。

挣扎的百姓。

马车继续前行,然后逐渐的消失在远处。

而在长街之上,灯火依旧辉煌,喧闹声越发的高涨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