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以为李怀德是那种只会拉好关系,不得罪人的人,现在看来自己肤浅了。
这一面,倒是让他觉得格外可靠——办厂子,就得有这份不被拿捏的硬气。
郑主任咬了咬牙,看了眼旁边的同事,最终狠狠点头:“行!10万就10万!但工人必须妥善安置,不能随便辞退!”
“只要他们肯干、守规矩,我们自然不会亏待。”
李怀德语气稍缓,但依旧没松口,“明天让法务过来,把合同拟清楚。”
说完,他瞥了眼杨卫国,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笃定。
杨卫国往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补充道:“郑主任,还有个条件——你们得从制衣厂那边给我们补齐300名熟练工人,再配一个纺织方面的专家团队。毕竟我们接手后要扩产,光靠现有的人手和技术可撑不起来,不然这厂子我们不能收。”
郑主任的目光在李怀德和杨卫国之间转了个圈,眉头拧成个疙瘩,显然没料到会临时加条件。
他干咳一声,看向李怀德:“老李,这可不是小事,300名工人加一个专家团队,这成本可不低……”
“那得加钱。”
他话锋一转,直截了当道,“原本10万只够盘设备,要添这么些人,至少得再加5万。”
李怀德闻言笑了笑,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要钱没问题,只要别狮子大开口就行。5万就5万,但有一点,工人的技术得过关,专家团队也得是真有本事的,别拿些混日子的来凑数,我们可会验。”
杨卫国在一旁点头附和:“对,我们要的是能干活的人,不是来吃闲饭的。要是人不行,这钱可不能这么算。”
聂书记和江副厂长对视一眼,都觉得这谈判节奏快得让人跟不上,李怀德的爽快和杨卫国的细致一搭一唱,倒让二轻局这边没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郑主任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行!人我给你们筛过,保证没问题!但钱得先付一半定金,剩下的等人员到齐、调试好设备再结。”
“可以。”
李怀德一口答应,“明天签合同的时候一起敲定,让财务准备好手续。”
杨卫国了然地点点头:“确实,国企的流程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审批下来,没那么快。咱们现在谈好的只是初步意向,具体条款还得报给各自上级部门审核,等上面点头了,才能正式落笔签合同。”
李怀德接过话茬:“对,尤其是涉及到资产划转、人员调动这些事,牵扯的部门多,每个环节都得按规矩来。别说咱们这跨系统的合作,就是厂子里内部调个人,有时候都得等上十天半个月。”
聂书记也跟着道:“这就是体制内的规矩,慢是慢了点,但每一步都得走扎实,免得后面出纰漏。毕竟是公家的事,半点马虎不得。”
江副厂长补充道:“而且像这种设备、人员一并移交的情况,还得给审计部门留时间核查资产,确保账目清晰,流程上确实绕不开。”
郑主任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咱们今天把框架定下来就不错了,剩下的就只能等着走程序。急也没用,这国企的‘慢功夫’,咱们都得耐着性子等。”
一旁的二轻局同志也苦笑:“上面审批、审计核查、法务把关……一套流程走下来,能在一周内走完就算快的了,明天能把初步协议拟出来报上去,就已经算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