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之人,是释家年青一代的领袖,本湛法师亲传弟子,下一任显通寺主持,据传生来自带佛性的——
‘佛子’镜尘。
镜者照见五蕴,尘者不着色相。
从这个法号,便能看出释家对镜尘的器重、期许。
“今有儒门稚子,以心学惑世。其说似禅非禅,若纵其妄言,则我佛门‘勤修戒定慧’之根本何存?”
本湛法师掷出九环锡杖震地,百八铜环齐鸣。
他静静看向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说道:“镜尘,尔率百僧前往岳麓——”
“不须辩《尚书》真伪,但要问那崔岘:无心时可曾见性?闭目时可曾观天?”
“若他答得出...便再问:这一问,又是谁在起念?”
镜尘带百僧合十应诺。
禅殿外金桂飘雨。
映的‘佛子’镜尘眉目慈善,恍若佛陀。
本湛法师很是满意。
他摆摆手,示意弟子离开,悠悠轻叹道:“此去非为胜负,实是为我佛门……讨个转身处。”
翻译一下:输了,咱们释家就彻底凉了。
一众年轻僧人们神情凛然。
那崔岘,竟然让主持这般忌惮?
唯有镜尘神情高洁,一脸佛陀模样,带领着百位年轻师弟,走出了显通寺。
不久后。
释家百位僧人团,前往开封辩战崔岘的消息,轰然传遍全大梁。
佛子、道子入尘世。
举世皆惊。
释道两家出手,其余诸子百家残余,又怎么会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机会?
开封城外。
黄河畔。
一位身穿麻衣、模样丑陋、右眼处有大片骇人红斑的中年男子,盯着眼前的滔滔河水,笑的格外肆意:“乱起来了,乱起来了!”
“释家、道家已经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