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宋徽宗赵佶,这位平日里沉醉于琴棋书画、风花雪月的天子,此刻面色铁青。
他刚刚得到消息。
李师师,竟被人劫走了。
后宫三千佳丽,皆是庸脂俗粉,对他来说都只知谄媚奉承。
唯有李师师,懂他的笔墨,解他的词意。
与她相处,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寻得知音的文人。
可现在,这个他视为精神慰藉的禁脔,竟被一伙悍匪当街劫掠,还血洗了城门。
怎能不然他生气?
“混账!废物!”
赵佶指着前来通报的太监大骂。
“传朕旨意,让赵楷……立刻给朕滚过来。”
“喏!”
太监连忙退了出去。
不多时,一个身着锦衣,面容俊朗的青年快步走进殿内。
正是三皇子,赵楷。
他是皇城司的实际掌控者,天子手中最锋利、最隐秘的一把刀。
“儿臣,参见父皇。”
赵楷跪倒在地,头也不敢抬。
赵佶转过身就是一通大骂:
“你的皇城司是干什么吃的?”
“歹人夜闯京师,劫人杀官,如入无人之境,你这个皇城司主事,就是这么给朕看守门户的吗?”
赵楷心中一凛,他知道,父皇哪里是在乎那几个城门兵丁的死活。
这滔天的怒火,只为一人。
李师师!
他立刻叩首,沉声道:
“父皇息怒,是儿臣失职,罪该万死。”
“画舫的老鸨已被儿臣控制,儿臣即刻提审,定将贼人碎尸万段,救回师师姑娘。”
赵佶听到这话才冷冷道:
“带路!”
……
皇城司,暗牢。
老鸨被两个番子押跪在地,早已吓得魂不附体。
赵楷站在一旁,亲自为赵佶搬来一张椅子。
赵佶坐下,居高临下看着老鸨,质问道:
“说!劫走师师的是何人?”
老鸨磕头如捣蒜,连忙回答道:
“那为首的汉子,身形魁梧至极……”
听到老鸨对贼人的描述,赵佶的瞳孔猛然一缩。
他想起来了。
在画舫之上,他见过此人。
当时,他还觉得此人器宇轩昂,有心请他共饮一杯,没曾想……竟是凶徒?
老鸨又哆哆嗦嗦补充道:
“老身还无意中听见,师师姑娘……称呼那人为……‘寨主’……”
“寨主?”赵楷眉头一皱。
老鸨仿佛想起了什么,猛地抬头。
“对了,城中流言四起,都说……都说是梁山泊的贼首,武植!老身大胆猜测,定是此人无疑。”
武植!
梁山泊!
赵佶的脸色由青转紫,再由紫转为一片煞白。
一个反贼竟敢动他赵佶的女人。
这已经不是劫掠,这是在当着天下人的面,给他这个大宋天子,戴上了一顶天大的绿帽子。
赵佶咬牙切齿,眼中杀意凛然。
“赵楷,朕命你,不惜一切代价,截杀武植。”
“朕不要活口,只要他的项上人头。”
赵楷心神一凛,立刻躬身领命。
“父皇放心!”
“汴京距梁山足有数百里。”
“儿臣这就下令,沿途设下天罗地网,他武植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赵楷对着门外喝道,“立刻找画师,根据老鸨描述,绘制武植的海捕文书。”
“八百里加急,送往沿途各州、府、县!”
“告知各地官府,凡能提供武植行踪者,赏千金!能取其首级者,官升三级,封万户侯。”
“遵命!”
一道道命令从皇城司发出,一张针对武植的大网就此张开。
……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