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都城,汴京。
紫宸殿。
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到。
天子赵佶刚刚欣赏完一幅新得的米芾真迹,此时心情愉悦。
然而当他看完那份来自北地的奏报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下一刻,他当即大怒:
“萧烈,你个逆贼!”
“当初,朕就该将你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他状若疯魔,在大殿之上来回踱步,口中不断发出愤怒的咆哮。
殿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一个个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天子之怒,如雷霆万钧。
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触这个霉头。
一片死寂之中,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响起。
“陛下,息怒。”
殿前太尉宿元景,手持笏板,缓步出列。
他是朝中少数还敢在皇帝盛怒之下,开口说话的老臣。
赵佶猛地停下脚步,恶狠狠地瞪着他。
“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
“五万边军精锐,整整五万啊!就这么跟着萧烈那老匹夫反了。”
“童贯手上那十万禁军,平日里耀武扬,现在居然连个屁都不放,你让朕怎么息怒?”
宿元景躬身一揖,面色凝重说道:
“陛下圣明。”
“正因如此,老臣才恳请陛下,立刻下旨,命童贯率大军撤回京畿,固守待变。”
“梁山贼寇本就悍勇,如今又添了萧烈与五万百战边军,实力暴涨,已非童大人所能敌。”
“若强行开战,只怕会重蹈当当初讨梁山之覆辙,白白折损我大宋的兵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更何况,北有辽国虎视眈眈。”
“若我军与梁山拼得两败俱伤,岂不是让辽人坐收渔翁之利?”
这番话,瞬间让赵佶冷静下来。
是啊!
打输了,丢的是他赵家的江山。
赵佶的脸色由紫转青,又由青转白,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爱卿言之有理……”
他刚要点头下令,另一个阴柔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
只见宰相蔡京,从队列中走出。
他脸上挂着一贯的虚伪笑容,躬身道:
“陛下,宿太尉此言,臣不敢苟同。”
“我等刚刚才与辽国定下盟约,南北夹击,共同剿灭梁山反贼。”
“如今辽人兵马已动,我大宋若是临阵撤军,岂非是失信于人?”
“届时,辽人会如何看待我泱泱大宋?”
宿元景闻言,眉头一皱,当即反驳道:
“蔡相此言差矣!”
“辽人虎狼之心,昭然若揭,与他们何谈信义?”
“辽人怎么看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如何才能灭了辽人,收复失地。”
“如今之计,唯有保存实力,先行退兵,才是上策。”
蔡京却是不慌不忙,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弧度。
他转向赵佶,再次躬身道:
“陛下,依老臣之见,童大人的十万兵马,非但不能撤,反而是一步绝妙的好棋。”
“哦?”赵佶顿时来了兴趣,“蔡爱卿有何高见?”
蔡京不紧不慢地分析道:
“其一,童大人率十万大军驻扎于蓟州之外,就算不主动攻击,也能对梁山形成巨大的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