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名字相近,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周法尚和周法明是亲兄弟。
毕竟两个人的人生际遇实在是天差地别。
周法尚本是陈朝大将,因为屡立战功,累功迁散骑常侍、齐昌郡守,封山阴县侯。
只是之后他因为受到长沙王陈叔坚的谗言陷害,不得已率众投靠了北方的周朝,授开府仪同大将军、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并率军击败了讨伐他的陈朝大将樊猛,还为朝廷平定了司马消难的叛乱。
隋代周后,周法尚拜大将军、黄州刺史,封为谯郡开国公,参与隋灭陈之战,长期安抚岭南道。
杨广即位之后,他又先后参与了西讨吐谷浑和攻打辽东之役,帮朝廷平定了杨玄感之乱和镇压各地叛乱,因公授右光禄大夫、左武卫将军。
大业十年,周法尚卒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追赠左武卫大将军、谯国公,谥号为僖,葬于北邙山。
周法尚一生先后事陈、周、隋三朝,无不立下赫赫战功,且在三朝都能封侯拜将,位极人臣。
可相对于周法尚的显赫人生,弟弟周法明的人生则戏剧性得多。
虽然有一个威名赫赫的兄长,但他在隋朝只是一个小小的真定县县令,地位与兄长周法尚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但他趁着大业末年天下大乱之机,不仅出兵袭据了黄州,还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周绍德、周孝节和周绍则分袭了蕲州、安州和沔州,之后率四州之地投靠了荆襄一带势力最大的萧铣。
但他虽然投靠了萧铣,但并不是死心塌地为萧铣效力,反而派心腹亲信去暗中联络实力更强的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