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管理者,这确实是我需要突破的思维局限。
培训老师临走前又补充:“想走得更远,就要学会把一线经验和总部战略结合起来思考。这才是这次培训的真正意义。”
回到酒店,我还在思考这些问题。
在一线当外卖员时,关注的点都很实际:这单能赚多少钱,会不会超时,顾客给不给好评。
可站在公司高层的角度往下看,全国几十万骑手就像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每一次配送都是数据在流动。
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今天参观时记下的笔记:“这就是商战吗?”
如果袋鼠外卖最后输了,那上百万骑手将面临失业。
这个念头让我心头一沉。但转念一想,或许是我自己想太多了。
国家已经出手了,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反垄断调查,不会让任何一家外卖平台独大。
然而明面上虽然保持着平衡,三家外卖平台却仍在暗暗较劲,互相抢占着市场份额。
我想起王秋雅曾经透露,现在各家的策略已经从明面的补贴战,转向了更隐蔽的运营效率竞争。
谁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谁才能在漫长的消耗战中笑到最后。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白蚁群落的生存法则。
看似混乱的表象下,实则遵循着精密的自然规律。
每个骑手就像工蚁,按照信息素留下的轨迹有序工作。
而平台则像蚁后,维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转。
我合上电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但规则已经改变。
不再是简单粗暴的烧钱大战,而是转向了更考验内功的精细化运营。
两周后,这一期的培训迎来了尾声。
总部领导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晋升的安排。
我隐约明白了这次培训的真正意义,这更像是一次人才储备,为持续扩张的外卖站点网络培养潜在的管理者。
离开前,李振又组织起聚餐:“晚上一起吃饭?算是给大家饯行。”
我自然也同意去参加,这是难得能扩展的人脉关系好机会,哪天我当上了区域经理,免不了跟这些人打交道。
包厢里,几杯酒下肚,话题自然转到了这次培训。
李振转动着酒杯:“折腾了大半个月,总部也没个明确说法。你们说,这次培训到底有什么用?”
坐在对面的王琳接过话:“我听说总部今年要新增五百个站点,估计是在提前储备人才。”
我放下筷子,想起培训老师临别时的话。总部看的不是一时得失。外卖业务每年都在扩张,需要更多既懂一线业务,又具备全局视野的管理者。
李振若有所思点点头:“所以这是在为开新站点做准备?”
不止如此,总部需要的是能理解整个系统运作的人。
王琳若有所悟:“这么说来,晋升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
重要的是我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这种视野的提升,比一纸任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