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风波亭中2(2 / 2)
没一会,酒菜就端了上来。
封亦与孔孟坐在中间的一张桌上,两人一边饮酒一边畅谈。两杯酒下肚,那孔孟可谓是无话不说。不过,封亦倒也听出,这孔孟所说的话在常人听来,确实是够惊世骇俗,不过,却又并非真是在胡言乱语。
“早在一千多年前,秦国经过一系列变法,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秦国。秦国能一统江山,这一切的功劳,离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叫做商鞅。”
封亦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过这个人。”
“那你可知道,商鞅最后落了个什么下场?”
“被车裂而亡。”
“没错!这么一位让秦国变得强大的功臣,按理说,应当享受秦国上下尊重才对,可最终却落了个如此凄凉的下场。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他打破了当时秦国的平衡,也得罪了秦国各级贵族。那商鞅本是个普通百姓,但因才华出众,从而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炎黄统一华夏之后,为了让天下从此太平,谁当首领采用的是禅让制,让有能力的人来当部落首领,这样天下百姓皆服。只可惜,这种禅让制太容易被人掌控,最终被人利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贵族。这世间,其实哪来的贵族,这所谓的贵族也只不过是后来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为了让其他百姓屈服的借口而已。我们每个人沿着自己的出生一路往上追溯,哪个又不是炎黄子孙?他们口中所谓的贵贱,根本就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已。大家都是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可是在那贵族的操作下,你们的子女永远都是贵族,而普通百姓的子女永远都是普通百姓。那商鞅是普通百姓出生,虽然被封为秦国之相,但在当时秦国贵族的眼中,其身份却是很低贱的,根本不配和秦国贵族平起平坐。即便是当时有不少秦国贵族都知道商鞅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但在他们眼里看来,商鞅也只是一个如蚁般的存在。所以,当重用商鞅的秦孝公一死,商鞅也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最终成为秦国崛起的牺牲品。”
孔孟说到这里,端起酒杯,摇头说道:“如今的朝庭,从某方面谟,和当时的秦国又何其相似。岳鹏飞元帅抵挡住了金兵,打得金兵节节败退。而这个时候,金国来上一句这仗他们不打了,朝庭这是求之不得,立马变得欣喜若狂。其他狡兔死,走狗烹。如今的朝庭,其实就是将岳鹏飞元帅当成了走狗来看待。用得上的时候,你就要来给我卖命,用不上的时候,你就得给我还命。可怜岳元帅就算有一颗精忠报国之心,却是无报国之望。”
封亦也端起酒杯,说道:“孔兄这一番话说得激扬感慨,大快人心。可惜,这朝庭之事,还真轮不到我等来言论。但不管怎么说,能与孔兄今日在此畅饮,也乃是人生一大快事。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李二牛都会记住今日孔兄说的这番话。”
封亦凭借浓厚的内力听出,无处正有一批人往这边赶来。封亦其实早就料到,眼前这孔孟如此言语,定然会传入傍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耳中。这人的内心,是最难以预料的,就算封亦拥有获知别人内心想法的能力,却也无法把控人下一刻心里会想什么。
“或许,能预知到人下一刻内心想法的人,就只有命运。因为,每个人内心在某一刻会想些什么,这一切也都是命运的安排。”
封亦心中如此想道。
孔孟此时将杯中酒饮尽,然后起身说道:“李兄,今日与君一谈,实乃人生一大快事。只可惜,有人不愿你我二人如此畅谈。今日,我们也就只能先谈到这里了,希望日后能再与李兄畅饮一番。”
此时,孔孟身后两位同伴之中,一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孔兄,早和你说了,要少喝两杯。你就是不听劝,这下把官兵都引过来了,我们难免又要动一番手脚了。”那孔孟呵呵一笑,说道:“你们都不懂喝酒,那自是不知这酒中乐趣。你们想想,我之前大放厥词,在傍众人唯恐不及,纷纷避让,也唯有这位李兄敢与我再痛饮三杯。由此可见,这位李兄是位有胆识之人。如今在朝庭的镇压下,有胆的人都没几个,更何况是这等有识之人。如此之人,若不与之结交,那岂不是人生一憾事?你们要明白,这顺势而行不见其有真本事,但能逆水行舟的人,定是有本事之人。我要是没看错,这位李兄绝对是位敢逆水行舟之人,否则也没有可能敢与我孔孟喝这三杯酒。李兄,你觉得我孔孟说得对或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