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的创作也有了新方向。她开始画“银杏巷的小人物”系列,把巷里邻居们的日常都画了下来——陈佳佳在杂货店整理货物的样子,李爷爷下棋的样子,张婶给向日葵浇水的样子,还有孩子们在巷里追逐打闹的样子。每幅画下面,她都会写一段小故事,记录画里的场景。
晨光把这些画和故事整理成了一本小册子,放在画室里,供游客翻阅。很多游客看了,都被里面的故事打动,说这些平凡的小事,才是生活里最珍贵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巷里新事与岁月绵长(第2/2页)
苏曼也经常发来消息,跟林夕分享她的写作进展。她的新书已经写了一半,里面有很多关于银杏巷新事的内容——乐乐回访的故事,陈佳佳的“故事角”,李爷爷的围棋,张婶的向日葵。苏曼说,她想通过这些新故事,告诉大家,银杏巷的温暖一直在延续,这里每天都有新的美好在发生。
这天傍晚,林夕正在画室整理画册,忽然听见巷口传来一阵热闹的声音。她走出去一看,只见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手里拿着画板和画笔,正往巷里走。带头的是上次来写生的那个学生,叫林晓,她看到林夕,连忙跑过来:“林姐姐,我们是来跟您学习的!我们老师说,您的画里有生活的温度,让我们来跟您多学学。”
林夕笑着说:“欢迎你们,我带你们在巷里转一转,给你们讲讲巷里的故事。”
学生们跟着林夕在巷里走,林夕给他们讲张婶的向日葵,李爷爷的围棋,陈佳佳的“故事角”,还有雪团的趣事。学生们一边听,一边在画板上记录,时不时停下来拍照,眼里满是兴奋。
走到老银杏树下,林晓停下脚步,对林夕说:“林姐姐,我想把这棵老银杏树画下来,它见证了银杏巷的这么多故事,肯定特别有意义。”
林夕点点头:“好啊,这棵老银杏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春天发芽,夏天遮阳,秋天落叶,冬天挂雪,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美。”
学生们在老银杏树下散开,有的写生,有的跟巷里的邻居聊天。佳佳给他们端来酸梅汤,张婶给他们拿了刚蒸好的馒头,李爷爷跟他们聊起了老银杏树的传说。整个巷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路上,像一幅温暖的画。
天黑的时候,学生们要走了。他们把自己画的速写送给林夕,说这是给她的礼物。林夕接过速写,看着上面稚嫩却充满热情的笔触,心里满是感动。林晓说:“林姐姐,下次我们还要来,跟您学更多画画的技巧,也想听听银杏巷更多的故事。”
林夕笑着说:“随时欢迎,银杏巷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送走学生们,林夕回到画室。晨光已经把晚饭做好了,简单的两菜一汤,却满是家的味道。雪团趴在桌子旁,眼巴巴地看着林夕,等着她给点好吃的。
“今天累坏了吧?”晨光给林夕盛了碗汤,“学生们都很有热情,跟你年轻时很像。”
林夕喝了口汤,笑着说:“是啊,看到他们,就想起我刚学画画的时候,那时候也像他们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对艺术充满热爱。”
晨光握住她的手:“以后会有更多人来银杏巷,会有更多人喜欢这里的故事,喜欢你的画。我们会一起把这里的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林夕点点头,看向窗外。巷里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映在墙上,像星星一样。张婶家的院子里,向日葵在夜色里安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明天的阳光。李爷爷家的灯还亮着,大概还在跟谁下棋吧。陈老板的杂货店已经关门了,门上挂着“明日见”的木牌。
她忽然觉得,银杏巷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写着温暖的故事,每一个字都藏着生活的美好。而她和晨光,还有巷里的邻居们,都是这本书的作者,用自己的日子,一笔一笔地书写着岁月的绵长。
接下来的几个月,银杏巷又迎来了很多新客人。有来体验民宿的一家三口,有来写生的美术生,有来寻找灵感的作家,还有来回忆老巷生活的老人。每个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故事,也带走了银杏巷的温暖。
林夕的“银杏巷的小人物”系列画得越来越多,她把这些画挂在画室的墙上,整个画室都成了一个小小的展览馆。苏曼的新书也出版了,书名是《银杏巷的新故事》,书的封面是林夕画的——老银杏树下,学生们在写生,佳佳在递酸梅汤,张婶在浇向日葵,李爷爷在下棋,雪团在旁边玩耍。
苏曼带着新书来银杏巷的时候,巷里的邻居们都来庆祝。张婶做了一桌子菜,李爷爷写了“新书问世”的书法,陈老板熬了酸梅汤,孩子们给苏曼送了自己做的银杏叶标本。大家围坐在一起,听苏曼读新书里的故事,读到有趣的地方,就一起笑;读到温暖的地方,就一起沉默,心里满是感动。
苏曼说:“我以后还会写银杏巷的故事,因为这里每天都有新的美好在发生,每天都有温暖的故事在延续。”
林夕也说:“我会一直画下去,把银杏巷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故事,都画进画里,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美好。”
张婶、李爷爷、陈老板、佳佳,还有巷里的孩子们,都笑着点头。他们知道,银杏巷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这里的岁月,会像老银杏树一样,一年又一年,枝繁叶茂,温暖绵长。
冬天的时候,银杏巷又下起了雪。雪纷纷扬扬地落在老银杏树上,落在巷口的灯笼上,落在青石板路上。林夕和晨光带着雪团,在巷里散步。张婶站在门口,邀请他们去家里喝热粥;李爷爷坐在院子里,对着雪景下棋;陈老板的杂货店门口,佳佳正在给游客递热乎的红薯。
林夕停下脚步,拿起画架,想把这雪景画下来。晨光站在一旁,帮她撑着伞。雪团蹲在画架旁,尾巴上沾着雪粒,像个小毛球。
“你看,”林夕轻声说,“每年的雪景都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美,不一样的是巷里的故事,越来越多,越来越温暖。”
晨光点点头,把她的围巾又紧了紧:“是啊,岁月在变,巷里的人在变,但这里的温暖,永远不变。”
雪还在下,把整个银杏巷都裹成了白色。巷里的笑声、说话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林夕看着眼前的景象,笔尖在画纸上轻轻移动,把这温暖的瞬间,定格成永恒。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银杏巷还会有更多新的故事,还会有更多温暖的瞬间,而她和身边的人,会一起守护着这片温暖的天地,让岁月在这里,永远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