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1章(1 / 2)

他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翻进院子,才发现家里的东西,值钱的都不见了,而不值钱的包括家具那些,都被人砸了。

大门白色的对联上,还有溅出的血迹。院子往大门口的方向,隐约还能看见拖拽的痕迹。

哪怕陈锦书没有亲眼所见,他也能想象到他的家人遭受到了什么。

陈锦书跪在门槛上,一遍遍抚摸着大门上白色对联上面的字,“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是爷爷最喜欢的诗。

在国外的时候,他常常坐在爷爷的怀里,一遍一遍听爷爷读诗,他听的最多的就是这首崔涂的《春夕》。

是爷爷,去世的是爷爷。

陈锦书抹了把泪转身进屋,又一次翻找。

他想找点有用的东西,来告诉他,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的父母,叔婶弟弟们呢?

找遍了家里所有的屋子,陈锦书也没找到有用的信息。

他跌坐在父母的房间,抱着头呜呜痛哭。

为什么会这样。

哪怕他已经预料到会发生什么,一时也不能接受。

早知道就不回来了。

当初爷爷奶奶在国外工作,拒绝了高薪聘请,毅然决然地带着全家回国,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祖国需要他们。

爷爷奶奶走的时候,很多人劝他们,就连小小的陈锦书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这里。

陈锦书是在国外出生,五岁的时候才跟着爷爷奶奶还有父母回来的。

幼年的记忆就是,他们坐在轮渡上,风很大,呼呼着的小脸生疼。

轮船后面泛起的浪花,像巨大的雪堆。

爷爷抱着他,指着越来越近的码头,高兴的浑身都打着哆嗦。。

到现在,陈锦书都记得爷爷带着哭腔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我们到家了,那是我们的祖国。”

他问爷爷,祖国是什么?

爷爷说,祖国是母亲,是故土,是有亲人的地方,是游子的根。

五岁的陈锦书不懂,母亲就是妈妈,为什么会是祖国呢?

他们在国外,亲人也在国外,那不也是有亲人的地方。

还有,什么是游子的根,他只有两个脚,没有根。

后来,很多年后,陈锦书看见了一篇散文《祖国是什么》,那时候他已经人到中年,儿女绕膝。

他把这篇散文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抄写在纸上,在清明的时候烧给了爷爷。

《祖国是什么》——路遥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