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5章(1 / 2)

姜淳于端了盆清水,拿了块布用力擦拭,总算露出了大船的冰山一角。

哪怕在海里泡了不知道多少年轮,仍然能看出造船用的木头木纹细密均匀,质地较为坚硬。

姜淳于猜测,造船的木头应该用的是杉木。

如果确定是杉木的话,毋庸置疑,眼前的船很可能就是我国古代的船只。

早年,我们造船用的木头最好的就是杉木。

不管是在密度、硬度还有耐腐蚀性上,和国外造船用的柚木橡木比,杉木在这几点上确实差的有点远。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姜淳于准备量一量眼前的庞然大物。

国人讲究,不管什么东西都讲究个规矩,如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

何况这么大一只船。

姜淳于兴奋地放下铲子,去找了把尺开始测量。

因为尺的长度不够,只能大概算出眼前的这艘船约莫有146米长,60米宽。

姜淳于放下尺子就开始翻找资料,这么大的船,如果是我国古代造出来的,必定有记录。

查到了:山阳福兴船厂为郑和下西洋造的宝船,龙骨为楠木、舵杆用槐木或榆木、船底和船帮均为0.8淮尺(1淮尺合部尺1.2尺)厚的杉木板。宝船“广于8.6丈,阔于8丈,舵叶长7尺宽6尺,舵杆舵叶下边至上边高度为17.6淮尺。”(网查资料)

按照资料上的描述,这船可能真的是我们自己的船。

而且,不愧是当年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船!

姜淳于觉得自己脑袋“嗡嗡”的,一时有些不敢相信。

她好想把这船放大海里涮涮,洗掉上面的泥沙和附着物,露出真正的面目来。

算了,不管了,丢给林小七吧。

她还要去捡海鲜呢。

对于姜淳于来说,自己少摆一天摊,少挣一天钱无所谓。

但是对于豹子他们几个来说,一天能分到的收入,就相当于他们在国内一个月的收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