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克妻猎户家的小地主> 穿越异世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越异世界(1 / 2)

刹那间,一个破缺土陶碗端到唇边,一个粗糙的大手举勺喂粥进嘴里。粥色淡若清水,仅有零星米粒散落其中。一口入口滑过干疼难耐的喉咙,温热却稀薄——勉强喝完后,他竟泛起生存的小小喜悦:“活着真好。”尽管这环境贫寒破败,却也足以让人心安些许暖意。

意识逐渐清晰时,他开始注意到四周的一切——

房顶由稻草、木板和泥土层层叠搭而成,每根枯黄干裂的草叶都像是在诉说这屋子的年岁,每当风吹动时便发出沙沙作响,如同低语般陪伴。他能闻到稻草混合泥土特有的一股湿润气息,与昏暗灯火中的烟熏味交织成古朴乡野独有氛围。

斑驳破旧的土坯墙壁透出岁月斑驳,下方堆积厚厚泥土地面显露出长久生活留下来的痕迹,一步一步踩踏出的坚硬轨迹仿佛承载众多故事。角落里放置一些磨损竹篮、石臼,这些生活用具虽陈旧却整齐摆放,无言中透露这个家对生活的一丝执拗与期待。

窗户虽小,却能透入凌晨天光的一点亮色;木制房门因时间久远开始吱吱作响,每当推开都带来一种穿越时空感受,让人隐约觉得这里远离世俗纷扰,更添几分安静与纯净。一把简陋的小凳安静倚靠床边,是等待守夜者疲惫喘息的小憩之所;除了一只磨损陶碗,一个茶壶孤零零摆放,更显简朴生活里的温情感动。

空气中弥漫食物的清香以及柴火的燃烧的气味,这些平凡寻常气息竟令悬浮灵魂初次体会到久违的人间烟火味,无尽孤寂瞬间融化成温暖暖流涌遍全身,也许这就是真实存在于异世的新生吧。

沈星这几日靠着寡淡的粥水细心调养,身体渐渐好转。他缓缓推开房门,眼前的景象一目了然。

屋子虽不大,却规规矩矩。门外就是宽敞的大堂,大堂正对着房门的另一头,是另一间房的门框。整个屋檐下连同这个大厅,大约只有三个空间——中间是大厅,两边各有一间卧室。他暂居其中一间,另一边便是哥哥们的房间。

他迈步走出,穿过大厅门槛,来到院中。院落出奇地宽敞开阔,与现代那些紧凑的小院完全不同,那份空旷带来一种松弛感,但也稍显冷清。

右侧是厨房,旁边挑出的屋檐下堆放着柴火和农具。一堆柴火松散地叠放着,有些零散地落在地上;旁边还有其他农活用具,看上去虽不甚整齐,却显得格外实用且常被使用。

左手通向后院,一条土路铺展开去。后院角落搭着茅棚——用木柱支撑、茅草覆盖的小屋子。茅草早已褪色斑驳,有些地方破损,但遮风避雨尚且足够。里面没有复杂设施,中间放着木制简陋便桶,上面盖了干草,每次使用后都会盖紧盖子,并定期清理。茅房离主屋稍远,也避免异味侵扰生活起居。

后院里零星散布几块菜地,也许主人平日忙碌难顾及杂草丛生与蔬菜混杂,高低错落之间带些凌乱,但依稀可见种植青菜、萝卜等常见作物的痕迹。在没有现代生活便利和整洁之余,这里多了一份质朴与原始气息。

忽然,从前院传来大哥沈辰爽朗愉悦的叫声,“哎!”沈星回应了一声,应声离开后院,朝前院走去。夕阳西沉,将金色余晖洒满大地,一切都温暖而柔和,影子被拉得很长,也差不多到了做饭的时候。

厨房门口,大哥站在那里。他黝黑粗糙的脸上挂着温和笑容,那笑意里透露出自豪与安心。“今日上山抓了窝野鸡,”他声音低沉有力,“两只野鸡,沈星你拿去送青云大夫,其余六个鸡蛋每天吃两个,好好补补身子。”

沈星眼中微微闪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穿越而来的世界虽陌生又艰辛,但哥哥这份无言关怀让他感到温暖且踏实,不再孤单。

话音刚落,大哥转身进了厨房。沈梦随后跟入,只见厨房简朴却宽敞明亮,收拾有些凌乱。土黄色砖砌灶台矗立中央,墙角堆放干柴,各式铁锅陶罐悬挂墙壁。一股柴火与饭菜混合而成的香气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增。

沈梦坐在土灶前小凳上添炭,看着大哥忙碌身影。他先洗净米,将淘米水倒入锅内熬粥;水至沸腾时冒起腾腾热气,那香味渐浓。他将洗净未剥壳鸡蛋轻轻放入锅中并一同炖煮。

接下来,他熟练揉面,将面粉按比例加水调成柔韧面团,再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小块揉压扁平。在锅内抹少许油,小心烙制饼饼,一阵阵“滋滋”油响伴随金黄酥脆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没多久,这扑鼻香气愈发浓烈起来。一共烙好二十多个饼,他们又开始准备青菜炒煮,加水下锅熬汤蔬食清淡可口。

忽然,从前院传来二弟沈星调侃喊声:“我快饿死啦!”听到他的抱怨与玩笑话语,使沈梦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待饭食备齐,他们三人相约洗净双手,将桌椅搬至庭院:简单质朴的一餐——三碗稀粥,一碗青菜汤,加两个鸡蛋佐餐。尽管粥仍是米少汤多,比起哥哥们只有纯粹粥水显得更为厚重些;两兄弟则配合吃烙饼聊秋收事宜。

“你们吃吧,我这几天腻了。”沈梦故作嫌弃,把两个鸡蛋推向大哥二哥身边,大哥二哥愣住对视片刻,相互点头会意:“好。”

席间,他默默喝粥吃饼,同时思忖如何为这个家做点事儿,让伙食更丰盛一些。这时,大哥欲言又止,说道:“李川读书好,未来光明,不会留在青山村,他不是个合适的人。这以后我们会更努力,为你谋个好归宿,让你风光出嫁。”

瞬时,这话让沉浸自己想法,秘密身份为O号隐形者身份的沈梦惊喜万分:原来这世道男儿配男儿也能结婚!只是李川究竟何许人物?莫非正是原主命中的桃花劫?思绪纷纷,却也满怀期待与未知未来……穿越大神看来有点靠谱,虽然穷苦,配送的家人很好了。

清晨的青山村静谧而朴素,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披上一层淡淡的晨雾,映衬着初升太阳洒下的柔和光辉。村庄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瓦屋屋顶映着金色晨光,炊烟袅袅升起,在微风中轻轻飘荡。近处,田野里露珠晶莹,清风吹过麦浪泛起层层涟漪,一派生机盎然,却也带着几分宁静。

沈梦刚刚醒来,大哥沈辰劝他别急着下地劳作,说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多休息为妙。听了这话,他便安分地开始打扫自己的一间小屋——掸尘、扫地、整理铺盖,每一个动作都细致认真。他知道自己还得慢慢适应这里的一切。

院外田间正是人忙碌的时候,一些年长些的男子挑担挥锄,在金色阳光中劳作。他们偶尔投来几道异样目光,指指点点,对这个举止稍显拘谨的新来者议论纷纷。沈梦感受到目光中的审视与不解,只得默默转头,不敢过多应对。

午后,他挎上装有换洗衣物的小篮子,走向村外那条河边。河对岸水草丰美,有一块隐蔽的小岸角,是他洗衣服的理想之地。他蹲下身子,将衣物浸入清凉透彻的河水中,一点点搓洗,不时抬头望向对岸,欣赏着周围。

忽然,对面水面微微一荡,一个人影缓缓浮出水面——那身形宛如鬼斧神工般雕刻而成:明星般俊朗脸庞轮廓分明,高挺修长脖颈连接宽阔肩膀与窄腰,每一寸皮肤紧致细腻,在阳光映照下泛出健康光泽。健硕肌肉线条尽显无遗:水珠顺滑流淌过八块腹肌和深刻的人鱼线轮廓,然后渐渐没入紧贴湿身裤衩之中,那份雄伟壮阔却被湿布略为遮掩,只留遗憾想象。

他的眼神冷峻冰冷,与沈梦四目相交,那种直视仿佛穿透心灵,让人心跳骤停又不敢移开视线。顺着他的眼波望去,只见一件大哥沈辰穿过来的粗布衣服正随波漂流,在水面上缓缓向远处飘去。

“啊,我的衣服!”沈梦急忙扔下篮子跳入清凉河水中扑向飘散的布料。他用力抓住那件衣服,却在回头时发现,那神秘男子已化作波澜消失无踪,只留下心底隐隐的一丝遗憾和无限遐想。

夜色渐浓,沈梦早已沉沉睡去,熟睡中的他浑然不知,在河对岸的水中,楚情正轻轻拨动着清凉的水花。水珠顺着他健硕有力的身躯滑落,反射出点点晨光。洗浴间隙,他脑海中不禁浮现起白天那个身影——那个在河边洗衣服的少年。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斑驳地洒落在河边那个洗衣服的人身上。那干净整洁的衣裳紧紧包裹着优美流畅的身体线条,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几分自然与优雅。当那人抬头与自己的目光相交时,那双明亮透着惊讶神色的眼睛无疑令人心情愉悦。

楚情回想着那张清秀白皙、貌美如画的脸颊,泛着细腻柔和的光泽。红润饱满、形状诱人的唇形,更是让人忍不住想伸手轻揉几下。嘿,这沈梦果然不愧是村中有名的好色之徒,这样一副姿色,也难怪会惹得不少人侧目。

这一幕在楚情心头反复盘旋,让他嘴角微微上扬,一丝莫名的愉悦滋生……

经过这段时间的厨房锻炼,沈梦逐渐从最初的手忙脚乱走向熟练自如。穿越到这个古代乡下,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更别说什么讲究的厨艺了。大哥沈辰的厨艺其实并不好。乡里人普遍习惯勤俭节约,爱惜粮食,对食材格外节制,大哥做出来的饭菜往往只能算是勉强能入口——火候掌握不准,锅里的菜不是焦糊,就是没熟透。味道单调得令人乏味,要么咸得发苦,要么淡得无味。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简单粗糙的做法和口味,也没有太多心思去研究或改良。他大概觉得,这样吃就活着够了,不必多想。

但我不一样。沈梦来自现代社会,有着敏锐且讲究的味觉体验,也对烹饪有些基本了解。刚开始,沈梦也很笨拙,经常弄巧成拙,但我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摸索尝试着如何准确把握火候、合理调配咸淡。我学会观察锅里的食材颜色变化,从生涩逐渐转成熟透,闻闻香气是否浓郁,看油脂是否均匀分布。我渐渐懂得:什么时候该扬起手中的勺子猛火爆炒,让香气迅速锁住;什么时候又该转到小火慢炖,让汤汁充分渗透滋养每一块蔬菜与肉块。

盐不再是随意抓一把就扔,而是在品尝后,一点点加进去,使其和其他佐料配合默契,让整锅菜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诱人香气。这种微妙又精准地调味技巧,在现代厨房里是常识,但在这里却是一种奢侈和新奇。

随着时间推移,每当傍晚时分,我在厨房忙碌的时候,总能闻见饭菜飘出的阵阵香气,这也引来了家人们期待晚饭时刻的大声呼唤。大哥和二哥都开始期待我做出的饭菜,而他们也慢慢地将掌勺的位置交到了沈梦手上。这对我来说,不只是责任,更像是一种认可,一份融入这个古代乡野生活的小小成果。

记得有一天傍晚,一群邻居家的娃儿在院子外盘旋。他们好奇地看着我们家院子飘出的阵阵饭香。这些孩子平时极少来访,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家并不富裕,也少有零星点心可以拿出来招待他们。一时间,小孩们嘻嘻哈哈地聚集起来,一个活泼的小男孩凑到院门边,好奇问道:“你们家今天做啥好吃的吗?怎么闻起来这么香?”他的话语充满了童真的好奇与期待。

但另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却带上几分天真而无心的话语:“他们家这么穷,平时根本没啥好吃,阿爹说,他不是个好人。”这话一出,小娃儿们顿时炸开了锅似地笑闹起来,有如惊扰了一群小鸟般迅速散开,各自跑回自己家的屋檐下去了。

站在屋内听见这些话,沈梦便有些不解疑惑。大哥沈辰眉头紧皱,他脸上的带着劳作的疲惫。他缓缓走进来,轻声安慰道:“别放在心上,小娃儿的话都是无心之失。”

沈梦轻轻摇头,用尽量平静淡然的语气回应:“没事,大哥快去洗手吧,再等片刻,我们就能吃上饭了。”

餐桌上摆出了简单却温馨的一餐:用猪肉渣炒出的白菜带着浓郁肉香、鲜嫩多汁;煎制得水嫩鲜美、金黄诱人的鸡蛋;热腾腾刚出炉烙饼散发麦香,还有那碗浓稠暖胃、润喉入肠的稀粥。在这样的简朴中,却饱含生活温度与烟火气息。

看见沈梦的神色没有过往的轻松,二哥忽然提议道:“这几天我们把柴挑去镇子上卖点钱,我顺便带你逛逛那里,可以买来一些食材回来补!再过半个月农忙季节就到了,到时候可没有空闲。”

听到这个提议,沈梦眼睛顿时亮起来。在现代社会,由于身体原因未曾去过真正意义上的景区,只能通过视频和图片远观那些古色古香的小镇街巷,还有琳琅满目的美食小摊。今年穿越而来的身份让沈梦有机会亲身感受那烟火市井,加之这次难得机会,让我内心燃起了久违的新鲜且兴奋期待。

为了赴这个十里之外的小镇之行,大哥二哥开始准备柴火:首先是挑选一些干柴整齐绑扎,收拾出一个布袋子,便开始洗漱上床就寝。

想到即将踏上一条前所未见的人烟繁华街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看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与叫卖声,人们纯朴而热烈交谈,那市井间特有的人情冷暖与风土人情,都让沈梦有些兴奋期待。

尽管前路未知,但此刻,在这片静谧乡村阳光斑驳洒落下来的一隅院落内,那份对未来生活默默燃烧出的希望,从即将启程前往那个陌生却让人向往的小镇开始……

天色尚未亮堂,院子里还笼罩着一层轻薄的夜色。大哥沈辰轻手轻脚地敲响了沈梦的房门,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急促:“小弟,该起来了,准备出发了。”屋内的沈梦揉揉眼睛,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翻来覆去。他眯眼透过小窗望去,外面依旧漆黑,不见一丝晨曦。心里忍不住嘀咕:“这也太早了吧?”但很快又释然,乡下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日之计在于晨。

闭上眼睛,他慢慢从床上翻身坐起,摸索着找出那双昨夜翻出来的唯一布鞋,又换上一身洗得干净却略显陈旧、补丁寥寥的青绿色长衫。衣衫简单,却整洁干净,在村里也算得体。

这个异世界奇异地全是男子,但男子之间又有细致区别——分为“汉子”和“小哥儿”。汉子多为高大威猛、壮硕结实,是村落中坚强柱石;而小哥儿则身形修长高挑,耳后背上的孕痣鲜艳夺目,那孕痣越艳丽则代表生育力越强,被视作珍贵象征。家中排行称呼也分明,小弟、小哥儿是既亲昵又有身份区分的称谓。

而沈梦身上的孕痣,却小巧隐秘,被浓密发丝掩盖,不细看难以察觉。因此村中人皆以他为“汉子”,不将他当柔弱的小哥儿,自然更多喊他“小弟”。自认识这个世界起,他便调侃自己像带着隐秘守宫砂一般神秘,但对于生子的命运并无抵触,“活着就好”,这是他的心态,也是对这乡野生活最真实朴素的写照。

洗漱完毕走出屋外,只见院门口早已停好了一辆牛车,上面堆满高耸如山般柴火堆,那柴火虽杂乱,却每根厚实坚固。老牛摇晃尾巴悠闲吃草,一派安详自在模样。

草丛间虫鸣阵阵响起,远处几户茅草土房里的灯光点点,如星辰般温暖宁静,却昭示村庄早已开始忙碌起来——乡下人的日常便是这样勤勉清晨启程。这时沈梦彻底清醒,他深吸一口带泥土芬芳的新鲜空气,在这片朴素土地和生命律动间感受最真实安稳的一刻。

太阳尚未升起时分,那穿越城镇的一条双向土路显得格外宽阔平坦。这条路是专门为来往牛车修筑,不铺砖石但结实稳固,两辆牛车可并排行驶无碍。沈梦依靠在载满柴火的牛车旁,那堆柴火随着颠簸摇晃,让他的眼皮再度沉重起来。

二哥沈星坐在前方,一手驾控老牛,一边留意到弟弟几次即将入睡。他轻推他:“小弟,该醒醒,可别又睡过去。”话音未落,只见沈梦迷迷糊糊睁开眼,又忍不住想闭上。二哥无奈笑了笑,这样的小弟,总让人既心疼又觉得可爱。

其实,这场大病之后,小弟发生了不少变化。在二哥心底,这些改变尤为明显。从曾经那个呱噪爱哭爱计较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家伙,到现在渐渐懂事许多;也没有刻意寻访学堂那个年轻夫子的踪影。当初病中的沉默寡言,如今已转变成更多开朗与爱笑。他开始懂得关心大哥,也更懂照顾自己。这种成长,是细微却踏实,是从内而外渐渐扎根于骨血里的转变,让人欣慰。

望着前方逐渐明朗起来的城墙轮廓与城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二哥沈星叫醒了迷糊的沈梦。

初踏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而整洁的青砖铺就的主街,砖面被岁月磨得光滑温润,延伸向四方,仿佛引领着人们走进这座乡间集市的心脏。主街东面是达官贵人聚集之地——高楼林立、雕梁画栋。这里不仅有气派非凡的府邸,还有学堂和卖书坊,一排排书摊陈列着竹简卷轴,字里行间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附近还有几家酒馆、杂货铺和茶馆,茶馆里袅袅炊烟伴随着淡淡茶香,人们三五成群谈天说地。

向南望去,是通往县城的大道,这条路宽敞平坦,经常有挑夫赶着货车往来穿梭,带来县城的绸缎布匹和各式生活用品,也把村里的土特产运送出去。北边,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缓缓北上,为村镇提供灌溉水源,也成为渔民劳作捕鱼的重要场所。西面则是平民百姓聚居之地,那里的房舍简陋些,但却热闹非凡,是小镇底层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此时主街上人潮涌动,小摊林立,在青砖铺就的大道两旁摊开:几处卖包子和小甜点的小贩引得路人驻足,那蒸汽腾腾、香味飘散开的包子虽没有多种面食,却足够让人填饱肚子,这些主要是以温饱为目的的食材简单实用。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