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歌》里说:「专其意,空其性,紫阙洞开一阳明。神光照耀胎儿现,稳怀十月方通灵。」
意思是,专心致志,然后洞开紫阙,以神光照耀,便可使精丶气丶神三元合一,从而化胚为胎。
在这一步里,元神注照是关键。
程心瞻亲眼看过天真童子的元神注照,天真童子发出来的元神之光乃是纯阳之光,像一道金色的瀑布,飞流直下,垂落中宫。他当时就曾想过,等到自己开启四境修行的时候,又该以何种元神之光来注照,是否也选择纯阳呢?
在这一年半里,他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这个问题。
他与常人不同,保留了阴魄,又将三道魂灵分别炼成了三道元神,所以元神注照就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契合自身去做选择。
一直以来,他都是坚定的阴阳大道的信奉者和践行者,认为阴阳共济,实时变化,无限可分。
所谓阳虚阴实,所以魂魄为阳,肉身为阴。而在肉身里,又可按刚柔分为白骨阳而血液阴,再细致一些,还可按心肾分为心血阳而肾血阴。魂魄也是如此,按先天之性,魂好动喜出游,魄好静而喜守身,自然便是魂阳而魄阴。程心瞻修行《长生胎元显神密旨》和《太乙金华宗旨》也是按着这个先天之性,把三魂修成三道阳神,七魄炼成七道阴魄。
但阴阳之分是否就到此为止了呢?
三道元神是否都是太阳之极了呢?
程心瞻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还没到这一步。但在这一年半里仔细一琢磨,他就发现,答案当然是否。太阴尚有阴晴圆缺丶太阳尚有食亏缺晦,世间哪有什麽是称得上阳之极的呢?
所以他想,以纯阳之光孕育出来的元婴可能和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阴阳大道并不完全契合。
一则变,二则对,三则生。
自己有三道元神,按理来说应该有生生不息的无穷变化才是,又怎能只局限于纯阳一种呢?更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元神属阳,可为纯阳,但阳中又有阴阳,不止于纯阳。
而这种阴阳观,也是受到了《少阴少阳炼神归真枢要》的启发。在这一年半里,他和华瑶崧时常沟通,完成了这本专为袭明派阴灵弟子所创功法的第一版编写,程心瞻自身也是受益良多。
进一步的,如果说,有什麽东西为【三】之数丶为阳之意,能发明亮之光丶含阴阳之变丶穷天地之机,那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就出现在程心瞻的脑海中。
三光日月星。
三光为光明之源,驱逐永夜黑暗,是阳的一面;三光高悬于天,位于清气之中,相比于地丶相比于浊,是阳的一面;三光日升月落丶斗转星移,永不停歇的变化着,这也是阳的一面,同时,这也与魂好动喜出游的特点相契合。
在细分之下,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星为太和,在阳的一面中又有阴阳之变。而且,爽灵元神司澄澈丶掌慧鉴,对应阳和之气;幽精元神统形骸丶役欲津,对应阴纯之气;胎光元神镇丹元丶固命蒂,对应太和之气。
这真是延津剑合——神物天配了!
并且这样一来,自己的三道元神和自己所追求的阴阳大道完美契合,三道元神所发的乾天三光注照入命胚,也将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丶符合自己道途的胎儿!
而当这个想法确立之后,他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当初自己作为主仪官迎龙王的时候,曾经主持过三光同天的仪式,宗门特意赐下了「弱水洗星罡」和「子夜月华罡」,而龙王自身还赠予过一道「赬霞紫炁罡」,这三道天罡不就刚好对应了日月星三光吗?
正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也。
确定好神照法门后,程心瞻便驾驭三道元神分食三道天罡,悟其神韵,养其神华。除此之外,每逢天上三光盛大时,他也会外放元神,直接采摄三光精华,时至今日,已有小成。
不多时,太阳由丹转白,炽烈耀眼,程心瞻便停止采摄,驭龙回到云中,他也感知到,两个徒儿上岛了。
————
「敢问可是林丶朱两位道长?」
外环岛上,两个女子找上了林明旭和朱明玥。
两人闻言一看,便见两个女子各有千秋。一个白裙,肤白细腻,殷桃小嘴,腰身盈盈可握;一个蓝裙,面容姣好,长相大气,体态丰腴饱满。
「两位是?」
林明旭问道。
蓝裙女子笑答,
「回道长,我俩是真和宫随侍,伏淼/白珍珍,掌教命我二人迎两位入宫相见。」
林明旭和朱明玥对视一眼,连道,
「有劳。」
————
真和宫位于火龙岛中央,同时也是「三元九宫七星大阵」的中宫位置——赤尸定下的这个大阵基调已经足够好,所以程心瞻并没有大改,只是动了九井井壁的符纹,之前这里也是赤尸的住处,现在被改成了真意宗掌教道宫。
「两位道长,请进。」
真和宫前,伏淼和白珍珍停步,并展臂请林丶朱二人入内。
两人点头谢过,迈步走进。
殿宇内有香案,香案后悬挂一张巨大的杏黄色宝幡,上书【阴阳】两个大字。香案前摆着一些蒲团,正中间坐着一个年轻的道人。
两人见状,齐齐执礼参拜,
「弟子明旭/明玥,拜见师尊。」
程心瞻笑着抬手,一股法力将两人托起,道,
「一路辛苦了。」
两人连道不敢,随即,朱明玥从洞石中拿出一方长条形的玉盒,双手呈上,
「师尊,伏霞湖洪教主所托手信和信物均在其中,请您过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