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铁毡纹丝不动。
可秦渊按掌处,却已悄无声息地凹陷下去了不少,呈现出了一个清晰的掌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4、东邪弟子(第2/2页)
边缘光滑如镜,掌纹脉络更是清晰可见,仿佛在按掌的瞬间,这铁块已化作了软泥。
“好厉害的掌力!”
冯默风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师父老人家功参造化,催动毕生修为全力一击,或许也能够在铁块表面留下一点痕迹。
但痕迹绝无可能这般的清晰明显,而出手,更不可能这般的轻描淡写。
这后生到底什么来历,年纪轻轻,一身修为就已到了如此惊世骇俗的地步。
难怪能与师父他老人家切磋百招,只是不知这切磋的结果,是他胜,还是师父胜?
从这掌印来看,八成是前者。
“冯兄,现在能否为我铸枪?”
秦渊的声音,将冯默风惊醒,重新抬眼时,却并没有马上回应,而是神色地复杂握住剑柄,将玄铁重剑提起。
“既然小兄弟与恩师有旧,我便破例一回。”
半晌过后,冯默风终于开口,“不知小兄弟,想将此玄铁剑熔铸成什么样式的长枪?”
“这玄铁剑,讲究的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但熔铸成枪后,则无需如此。”
秦渊淡然一笑,“我要的便是锋利,是破甲,所以,枪尖需开八面刃,带血槽。还有,枪长最好能到一丈。”
“小兄弟,这是想要上阵杀敌不成?”冯默风眼露异色。
“我其实只是一个读书人。”
秦渊慨然一笑,“只是如今大宋江河日下,北边金国苟延残喘,恐不日将亡。”
“一旦金国灭亡,蒙古铁蹄必定南下。”
“到那时,说不得也要试试蒙古兵锋,有这样一杆适用于战阵的长枪,也可有备无患。”
“只是不知道这玄铁,是否足以支撑铸造长枪所用?”
这冯默风,将来也是个敢于潜入蒙古大营、刺杀敌方将领的侠义之人。
秦渊倒是不介意和对方多说几句。
冯默风闻言,大为动容:“若要铸造战阵之枪,这铁量应是有些不足。”
“不过,小兄弟无需多虑,我前些年为镇中一富户锻造农具,对方不愿足额支付报酬,只以一块黑石抵账。”
“后面我发现,那黑石竟是一块玄铁,足有二三十斤,加上它,足够了。”
“那可真是太巧了,多谢冯兄。”
秦渊倒是没想到竟还能有这样的好事,顿时脸露喜色,朝冯默风躬身为礼。
“小兄弟不必客气。”
冯默风道,“那玄铁我留着也无用,将来小兄弟若真能以此枪多杀些鞑子,我也算是有那么一点微末之功。”
顿了顿,冯默风语气已是热切了几分,“小兄弟对这长枪,可还有其它要求?”
秦渊摇头一笑道:“冯兄,你是行家,其余的,冯兄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既如此,小兄弟半月后来取枪即可。”
冯默风点头道,“这玄铁,不比寻常镔铁,锻造起来,需得多废些时日。”
“这倒无妨。”
秦渊沉吟道,“只是我即日便将启程离开,无暇在这边逗留。”
“若是半月内不曾返回的话,能否麻烦冯兄将此枪送至嘉兴南湖畔的秦村?”
“至于酬劳,待我他日回到嘉兴,再给冯兄可好?”
“这……”冯默风顿时愣住了,显然没想到,秦渊会毫无征兆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黄前辈也在那里。”
秦渊脸露笑意,补充了一句,而后又道,“去年年底,我与黄前辈闲聊。”
“他提起当年驱逐弟子离岛旧事,说陈玄风、梅超风纯属自己作孽,但曲陆武冯四位弟子却是无辜受累。”
“他早已悔不当初,而冯兄应当就是黄前辈那曲陆武冯四位弟子中的冯默风。”
“冯兄若去嘉兴,见到黄前辈,当可重入桃花岛门墙。”
如果只是请冯默风千里迢迢送枪前往嘉兴,这的确十分冒昧,也有些强人所难。
毕竟双方只是萍水相逢,并无深交。
可若是帮他重归东邪门下,那就是助人为乐。
而且,黄药师虽不曾和秦渊说过这些话,但他也并非瞎扯,这的确是黄药师所想。
“小兄弟,师、师父……他当、当真这么说过?”
冯默风身躯剧震,猛地抓住秦渊双手,眶中泪水奔涌而出,在满是尘灰的面庞上留下了两条清晰的痕迹。
他当年被断腿驱逐,伤心之下,远来这荆湖之地,潜居乡镇,打铁为生。
再不曾留意过江湖动静,也不曾再听到过师门讯息。
但心心念念都想着能重入桃花岛门下,如今听到秦渊说辞,竟是激动得难以自已。
“千真万确。”
秦渊颔首一笑,“冯兄可知,令师姐梅超风,去世前已被黄前辈重新收为弟子。”
“梅师姐她……去世了?”
冯默风一愣,脸上随即露出凄然之色。
可紧接着,泪水模糊的眼眸中便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师父连梅师姐都……都原谅了?”
秦渊笑道:“不错,还有你的陆乘风师兄,数年前,也已重入桃花岛门下。”
冯默风嘴唇哆嗦着,禁不住泪流满面。
他只道此生再无重归师门之望,可没想到,如今希望,竟是就在眼前。
冯默风忽地双膝跪地,朝着东方重重叩首。
而后又起身向秦渊深施一礼:“小兄弟,多谢了,我这就为小兄弟铸枪。”
“待枪成之日,若小兄弟未曾返回,我便马上启程前往嘉兴,拜见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