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提前预订,还得交定金,那些国家纷纷退缩,说等到明年冬天再说吧。
纺纱机的出现,成了这个冬天大唐赚取西域国家白银的秘密武器。
这段时间,大唐还从西域引进了不少稀缺物资,甚至包括一些制造武器的原材料。
当然,交易都是用纸币完成的。
纸币在西域已经可以正常流通了,大唐国内大概有六七成的地区开始使用,西域大概有四成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纸币的地方会越来越多,百姓的生活也会更方便。
赚钱之后,李恪自然也要考虑养生的问题。
他没打算立刻发动战争,而是想先休养生息。
这次西域之行,大唐的士兵损失惨重,接近五千人。
对于这些士兵的损失,朝廷并没有很好的战后补偿政策,对牺牲士兵的赔偿也很少。
李恪觉得这样对朝廷的发展不利,也不利于士兵的忠诚,可能会导致大唐将来出现像安史之乱那样的麻烦。
如果能在士兵善后问题上做出一些重大改变,那效果肯定会非常显著。
所以李恪把朝中的大臣们,还有李靖等将军都召集到御书房,一起商量这件事。
“这次,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士兵殉职的补偿问题。”
李恪语气沉重道。
“陛下,为国家牺牲是每个士兵的职责所在。”
李恪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回应。
李恪看过去,发现是萧瑀,他的话竟然还得到了不少人的点头赞同。
李靖坐在最前面,听到这句话,脸色有些沉重,但他并没有开口。
“这话没毛病,但说实话,还是有点问题。”
“现在大唐跟以前大不一样了,老百姓都有养老金了,但士兵们还没这待遇,这肯定会让士兵们心里不是滋味。”
“我觉得,士兵们为国家牺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怀,不仅仅是养老金,甚至应该有更高级别的福利。”
李道。
为国家牺牲是军人的最高荣耀。
但在这个荣耀的基础上,得给足了补偿。
这样才能让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冲锋陷阵,真正为了国家而战。
否则,他们可能只听将军的,对朝廷、对皇帝的概念就淡了。
自古至今,将军一造反,士兵们往往跟着一起,李恪想借这个机会,改变这个局面。
“陛下,给太多好处,士兵们可能会起疑心,这样的心态对军队影响不好。”
萧瑀继续他的观点。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不这么看。”
“如果朝廷给你的工资特别低,你会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力么?”
李恪扫了萧瑀一眼。
“陛下,我支持您的看法。”
李靖插话。
程咬金等将军也跟着发言。
文臣里,陈柏等人也纷纷表态。
当然,也有几个犹豫不决,保持着沉默。
“我需要你们出一个方案。”
“方案里得包括受伤赔偿、重伤赔偿、死亡赔偿。”
“还得有死亡后的抚恤金赔偿、孩子教育和养育等问题,这笔钱从内库出。”
李恪语气坚定。
萧瑀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一听说是从李恪的内库出钱,立刻闭嘴。
那是皇帝自己的事,他既然一心为公,就不必操心皇帝的私事了。
李靖等人一听,看向李恪的眼神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