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早,得知城西处的蜀军全面开拔回返,城内的新任吴国皇帝孙登一时也慌了手脚。
若蜀军不在,仅凭他这五万军队,如何能守得住江陵??
孙登连忙将诸葛瑾和步骘二人召来,说了此事,二人似乎并无多大反应。
诸葛瑾拱手说道:「汉军走了也就走了,江陵之处惟有守城一事,若陛下领臣等在此处坚守日久,魏军也必不能久持,定会撤军而去。」
步骘也同样应声:「臣附议。大将军此言极善,大吴之本乃是大吴自有之军队,臣以为陛下当速速下旨徵调荆南四州之军民至江陵协防,再让吕公尽数调交州之兵北上助战!」
孙登看着二人轻松写意的模样,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一时说不上来。
若非昨日他这般催促得紧,带着军队威逼诸葛瑾丶步骘二人应下当日登基即位的事情,又如何能不与蜀国好好沟通一二?
就算孙登知道孙权死讯晚了些,但是二十二日在鹦鹉洲外败了的事情总知道吧?若是急速传讯,二十四日江陵处也该知晓了。
可这不是孙登自己欲要隔绝消息丶以防后方生变,而将消息压了几日麽?
这不是孙登自己欲要急速称帝,以致与盟友失了沟通麽?
这不是昨日孙登忙着登基后祭祀父祖,没时间来管江陵城西的友军麽?
如今友军走了,反倒惊慌?
世上诸多道路,各有不一,都是众人各自选择罢了。
坦白而言,哪怕孙登昨日收了兵权后,答应为蜀国做个掌兵五万丶镇守边陲的外藩,诸葛亮都不至于领兵这麽速走的。
可这不是孙登心急麽?想继承父祖之业来当皇帝麽?
那就没有半点转圜的法子了,诸葛亮并不会在江陵处陪着孙登等死。
孙登长叹一声:「诸葛丞相领军要走,朕也拦不住。能否请大将军去见一见诸葛丞相?该说的丶该问的,都问明白了可好?」
诸葛瑾心中苦涩至极。
他与步骘二人已经想明白了,为报孙权多年恩遇,领着这五万兵陪孙登死在江陵也就是了。孙权的太子要当皇帝,他二人又能作何呢?难道快要亡国的时候再当一回『乱臣贼子』?
这便是心累到了极点,再无振作之意。
诸葛瑾拱手应承:「陛下有何事命臣去做?」
孙登答道:「一则问清诸葛丞相是何意思。二来昨日至今汉国对朕称帝之事并无半点言语,总要有话来应的。三来,请大将军再去问一问诸葛丞相,能不能不走?」
不走?诸葛瑾只觉得荒唐,但还是应了下来。
诸葛瑾带着二十馀骑出了江陵城的西门,走了十馀里方才赶上诸葛亮的队伍。
诸葛亮勒马停住,转头朝着诸葛瑾问道:「兄长欲有何意?」
「吴国皇帝命我来问孔明能否回返。」诸葛瑾大声答道。
诸葛亮又问:「兄长欲死节乎?」
诸葛瑾点头不语。
诸葛亮朝着身旁的魏延看去,使了个眼神,轻声唇语:「绑了他!带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