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了。」司马懿拱手。
曹睿笑着说道:「既然有了军队变动,相对的人事也要变动一二。」
「改镇东将军曹泰为左武卫将军,改虎牙将军夏侯献为右武卫将军,改屯骑校尉姜维为左骁卫将军,改镇远将军胡遵为右骁卫将军,命奉义将军卑衍统率辽东步骑万人,命游击将军孙礼统辖胡人万骑。」
曹睿话音刚落,在场的曹泰丶夏侯献丶姜维丶卑衍丶孙礼几人纷纷行礼谢恩。曹睿也只是随口勉励了几句,便让他们继续回到原位上,称再过数日随着论功行赏,一并由枢密院颁发正式任命的旨意和印绶。
对于其馀臣子来说,曹泰从镇东将军转为左武卫将军,这没什麽好说的。皇帝以宗室将领为中军之首的左武卫之职,这是对曹泰的无比信重,与官职高低无关,甚至按照惯例来看,隐隐有能接班曹真的态势。
臣子们猜度是一回事,只不过曹睿不欲再设立大将军这种顶级重将了,这个统辖天下军队的职务,实际上是后汉二百年以来积习下来的糟粕,对君王不好,对臣子也不好,曹真反倒成了二百年来少有的丶平安落地的大将军了。
夏侯献丶胡遵二人入了中军也属常理,卑衍从领五千骑兵到领兵万人也合情理,只是姜维丶孙礼二人似乎有些过分拔擢了。
可谁又不知皇帝看重姜维呢?此番伐吴之战,姜维所立战功并不甚多,朝野上下也未明显看出姜维的能力来……这便是君心所在了,朝廷不是个讲理的地方。
曹睿伸手略略指向刘晔,刘晔会意,继续说道:「中军丶关西丶荆南三处员额共计二十三万。」
「护乌桓将军田豫丶护鲜卑将军段昭与河北诸郡共计辖军两万,营州都监武陔处辖军两万。」
「领军将军毌丘俭于交州辖军两万。」
「朝廷原驻守于淮南各处丶皖城丶江夏丶襄樊之军一并裁撤,改为在武汉丶寿春各驻外军一万,以备不时之需。」
「算上此八万军队,已占三十五万员额中的三十一万。」
曹睿点了点头,依旧是对众人说道:「在朝廷从乌桓丶鲜卑丶匈奴三部抽了精锐,以及王雄在凉州平灭了胡乱之后,北方安靖,河北两万军队已然足够。若有紧急情况,洛阳中军可以随时北上。营州两万军队也是由于偏远戍守之故,可以自给自足,此二处暂且不变。」
「除此之外,毌丘俭任交州刺史丶领军将军,以交州过于偏远之故,对他的职能不予拆分,身兼军政统辖交州事宜。」
「而武汉丶寿春二地,朕欲改越骑校尉曹爽为虎牙将军,坐镇武汉。令横海将军桓嘉坐镇寿春。」
「陛下圣明!」众人齐齐应声,桓嘉匆忙起身欲上前行礼,却被这齐刷刷的声响给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惹了一阵笑声出来。
曹睿笑着招手:「来,桓卿过来拜一拜朕吧。寿春这般紧要之处,朕可就交予你了。」
「臣请陛下放心,臣定会为陛下镇守好寿春一地!」
曹睿点头,不再多说。
刘晔也随即继续说道:「在以上军队编制之外,朝廷在江南之扬州丶江州丶湘州各常设军队,镇压旧时吴地,每州各由一将军任职,领本地之军五千。」
曹睿接过了刘晔的话头:「这也是朝廷讨论过许久的事了。段默就在扬州,你们也是知晓的。」
「以原长水校尉段默为护扬州将军丶以原步兵校尉卞兰为护江州将军,起复夏侯霸为护湘州将军,如此而已。」
「至于剩下的两万五千员额,就由不延边的各州分了。」曹睿笑笑:「这三十五万的员额将成为大魏定制,不再改变。若日后朝廷要增加水军,再从这三十五万里酌情缩减一些,来给出水军些许馀量。」
「诸卿可否明白朕意?」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拜服。」众人齐齐起身行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