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下数不清的寻常百姓,只要是个太平治世,谁当皇帝丶谁坐那个天子位并无多大干系。
去年二月,也就是太和九年二月,建业城开城请降,从吴国都城变成了大魏的扬州州治江宁。江宁本就位于沿江要地,上接淮南丶下连吴郡,是商业与物资流转的要地。
不到一整年的时间内,城池与人口按照本应有的规律开始恢复,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来。
江宁城西的龙藏浦码头处,丹阳郡太守夏侯玄的车驾已经在此候着了。
今日是一月二十五日,春寒料峭,广阔的江面带来凛冽的凉风。夏侯玄紧了紧袍服,目光仍然向着上游眺望着。
在夏侯玄身后站着的从事郝宁拱手说道:「府君,江边实在寒冷,不若先进马车躲一躲风。」
夏侯玄略略摇头:「不必了,我再等等。」
郝宁年约四十五岁,原为曹真旧时麾下的一名书佐,是那种军中典型的积年吏员,惯习庶务。在夏侯玄担任丹阳太守时,由曹真指派来辅佐夏侯玄。
舅舅对外甥还是疼爱有加的。
郝宁看了看日头:「府君,按照三日前的消息,夫人所乘的船舶应当在今日午时左右到江宁城外,眼下才巳时三刻,府君还是歇息片刻吧。」
「歇息什麽?我在丹阳可有哪一日忙碌了?」夏侯玄眉头先是皱起,而后看到郝宁关切的面孔后,轻叹一声:「江边确实有些冷了,郝君自去躲躲风,我在此候着便是。」
郝宁却也摇头笑道:「府君吹风,属下自当相从。」
夏侯玄微微点头,不再言语。
对于那些随在军中的一众朝廷官员来说,回军洛阳,也代表着他们可以与家人妻子团聚。夏侯玄在战时被点了扬州丹阳郡的外任,自然没有回洛阳的机会。
太和五年,夏侯玄与侍中王肃之女王元姬成婚,夏侯玄之妹夏侯芷也在同一日与雍州刺史和洽之子和逌成婚。夏侯家婚丶娶俱在一日,一时在洛阳传为佳话。
太和六年年底,夏侯玄作为枢密院郎中随着行在一同来到寿春。
自那时起,夏侯玄与王元姬二人分开已经三年多了。
王元姬书香门第,夏侯玄亦是才情卓然,二人宛若天作之合丶又在感情最茂盛的年纪里分别三年之久,书信往来不断,亦是煎熬不断。
在曹真与王肃二人随驾返回洛阳后,由曹真开口请了旨意,王元姬也因此从洛阳出发,经过近一月的路程,终于要抵达江宁。夫人就要到来,夏侯玄宁可多在冷风里吹一阵,也是要提前等候的。
「郝君,我说什麽来着?上游那船必是夫人的船!」夏侯玄笑着转头对郝宁说道:「只多等了一刻钟,我猜的没错,夫人果然早到!」
郝宁略略一笑:「此事极好。」
郝宁束手站着,看着夏侯玄兴高采烈的在码头上接到了王元姬,郝宁与随员向王元姬见礼后,夏侯玄执着王元姬的手,如同一对璧人般,一并上了马车,随即起驾回城。
回城途中,想着方才夏侯玄兴高采烈的样子,骑在马上的郝宁却暗暗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