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祖左宗棠> 第381章:帝国主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帝国主义?(2 / 2)

“我国暂时没有卷入战争的打算,但我国同样支持贵国的正义行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势力都不能解除一个国家的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权利。”

高仁飞的话说的很宽泛——自卫的权利——

谁自卫?

德国人吗?

英国人吗?

还是瑞典人,波兰人?

恐怕等德国打进英法的领土时,矛头就会对准他们吧,毕竟,我们永远坚持主权的独立完整。

至于说德国人所说的合作,也很有考究的必要,是定期交换情报,还是以物易物的交易,亦或者是更深入的军事、政治上的联动。

很显然,这些并没有那么必要,跳出圈外方能遍观全局。

“贵国兵强马壮,物埠民丰,自卫绰绰有余,英法两国如今的做法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可能长久。”

戚广胜委婉的拒绝,但也同样是合理的陈述,就以英法制裁德国最关键的几项物资——石油、橡胶、钨矿、铁矿。

石油和橡胶都主要来自荷兰,前者也有一部分来自罗马尼亚,钨矿主要来自葡萄牙,而铁矿则来自于瑞典。

这些东西,都是大宗货物,德国的产量是多少个小国也填不上坑的,而在如今的外交环境中,想要任意随意下道命令就让这些国家停了对德出口是不显示的。

历史上,葡萄牙人在大战期间还一直在两头做生意,德国人手中多少都还能获得一些钨矿,一直到美国人拿起金元大棒,用美刀把葡萄牙人砸趴下——

不是我不卖,实在是阿美给的太多了......

如今的情况也差不多,这些东西总是要出口的,罗马尼亚人家就是指着家里的油田吃饭的,你说怎么办?

找别的国家,找谁?

钨矿肯定是没可能了,不过好在钨矿量还比较少,英法两国兜底把葡萄牙出产的钨矿照单全收还是能做到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如今不需要大肆卖矿维生,也不存在外商或者中外勾结倒卖大规模矿物的情况,钨矿的价格也不像是原时空那样廉价,所以英法加价力度还是不小的。

而剩下几种矿物倒是也还好,瑞典的铁矿虽然不可能照单全收,但是散散也能散出去,橡胶这东西也不是太困难,东南亚的优质橡胶各国都需要,包括拥有不小的种植面积的中国,毕竟质量上还是有差距的。

至多是这两年荷兰少赚点,反正对于紧贴着英法德的荷兰来说,稳妥一点更重要。

至于石油想买也是能卖出去的,只要不是跟美国竞争都不是问题。

比如中国就与罗马尼亚有着一些合作,中国如今的石油消耗大约在1800万吨左右,而石油产量显然尚不足以满足自身,中国如今的石油来源主要是自产和进口,自产又分为本土和海外。

1936年的本土产量在470万吨左右,主要产自西北的盐泊油田,也就是后世的克拉玛依,山东、陕西、库页岛等地也都有一些产量,但不是油田太小,就是油田太深,亦或者是环境太冷,总之都不太适合开采,而更西的费尔干那盆地的油田油矿则刚刚开始规模生产。

海外则主要是中国掌控的一些海外油气资源,中亚地区的中亚联合油气公司,还有《红线协定》圈下来的内容。

中东的石油产量还没有后世那么恐怖,巴林、叙利亚、伊朗、阿拉伯等地拢共也就两三千万吨的产量,再加上石化工厂的建设问题,中国每年仍有三分之一的石油需要进口,燃油需求中的占比则更高。

接收荷兰和罗马尼亚的产品自然没问题。

但问题是,我干嘛要你的?

你比美国便宜吗?

你的产品质量与美国比又怎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