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祖左宗棠> 第412章:沉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2章:沉默(1 / 2)

随着时间逐渐迫近,中国方面的行动也越发的不加掩饰。

提前一个多月的行动让英法两国心有不满,但也只是在口头抱怨两句,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行动,或者说,只是加快了资产转移的脚步。

至于关西的美国人倒是一点也不慌,显然并未有任何离开的打算,而中枢显然也不太想在现在这个时候与美国发生冲突,因此作战计划中并不包含关西地方,当然,也只是作战计划中没有,到时候难免发生冲突,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媾和是很容易的。

除了这几方面,自然还有日本本身,就目前而言,日本内部的情况是非常焦灼和混乱的。

现在的日本政府相当于一个名义上是中央的大藩镇,各地的藩镇军阀自然也都不太听话。政府和军阀们都想再度统一列岛,但列强肯定不答应。

日本自己的情况也经历了多次变化,甲午后的第一阶段是甲午战败、戊戌战争和明治驾崩,两次赔款和割地瓜分结束了日本相对独立的情况,并严重摧残了日本的金融体系,明治驾崩后,政坛也开始分崩离析,藩阀夺权进入白热化。

第二阶段是一战前后的民权革命,结束了《明治宪法》的天皇权力,经济情况略有好转,但藩阀割据的格局并没有真正得到改变。

随着三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战火复燃,各路叛军、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场。

如今较大的势力基本就是大阪叛军、广岛旧政府和东京新政府,势力由弱及强,掌握着关东、中部和东北地方的日本中枢政府表面上是一个由军队和文官并立的二元政府,但实质上是一个深受英法两国左右的财阀豪强集团。

而广岛旧政府则是一口大杂烩,有九州等地的军阀、有依附中国的财阀、有民权政府的政客、有军人政府的强权者,也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人,中国一直以来没管过这些人,现在一看,完全是乌合之众,扯着虎皮而已。

大阪叛军也不重要,他们并没有什么人明确支持,美国人没有这样游戏的心情和想法,只是大一点的的割据武装而已,不值一提。

中国现在需要面对的即是日本政府内的争论,投降派和抵抗派,抵抗派又可以拆分为死忠抵抗派和抵抗投降派,投降派也一样,抵抗投降派和投降抵抗派的思路基本是一样的,不抵抗一下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跪的太快的人往往是不讨喜的,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外。

单纯的投降派基本就是那些财阀豪强,他们依托于英法资本发展,从给藩阀贵族当狗,到跟贵族们平起平坐,他们发展的路线本就如此,给中国人还是给英国人当狗,也没甚区别,不拦着他们继续向上。

不过,归根到底,这些买办财阀还不能够完全左右政治,因此日本政府内的争论也未停息。

不过,随着近半个月,英国人开始陆续撤走驻军,租界也好,其他地方也罢,一面面米字旗被降了下来,一队队头戴汤米盔、肩扛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英国士兵迈着散乱的步伐前往码头登船,以往那些包着红头巾、耀武扬威的印度警察也消失不见了。

这些变化都让日本国内的混乱更进一步。

但是时间不等人,国防军的行动或许会与英法两国的态度有关,但绝不会与日本的态度有任何关系。

1938年12月8日,大雪节气

在一场薄雪中,整备完毕的第一军在连云港正式启程,大小四十余艘战舰和几十艘货船组成的庞大的舰队已然组编完成,向着东京湾进发。

同一天,一如四十年前一般,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舰队,东京的权贵们齐聚一堂,召开了一轮新的会议,只是这一次天皇已然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能力,裕仁那所剩无几的威信早已随着被乱军杀死的永田铁山一道,被丢到太平洋里去了。

似乎是命中注定一样,在这群权贵们丑态百出时,两百多名青年军官士兵手持武器,闯入会场,向那些已经被吓破胆了的政府要员、豪商巨贾开火。

这场兵变由步兵第22联队发起,意在逼迫内阁改变态度,坚决抵抗而非束手就擒。

当然,日本人的兵变可不玩一点文的,上来先杀几个人再说。

参与兵变的官兵总计五百多人,他们又选出两百多个勇士,前往皇宫、国会大厦等地方“劝说”官员,而其他人则继续前往其他军队驻地鼓动兵变。

在这其中,有人认为不抵抗就投降是辱没他们身为武士的操守,玷污了家族的荣耀,有人则认为只有顽强的抵抗才能会让中国人正视大和族,从而能在以后博取更好的下场。

对比兵变,内阁下令宵禁,同时勒令近卫师团镇压,但前者并没有用心镇压,以致于交火的范围逐渐扩大,隔岸观火的各部队也逐渐被拉下水。

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数十名叛军乔装打扮成平民,偷偷溜到了首相官邸附近,然后再集体换上军服、拿出武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