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家祖左宗棠> 第544章:难啃的骨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4章:难啃的骨头(1 / 2)

自古以来,登陆作战、渡河作战都只能以多打少、以强打弱,莫尔兹比港之战已经证明了敌人的顽强意志,但澳洲本土的部队有没有这样的本事呢,今日便是要见真章了。

从12月2日凌晨5时30分,海军特务连开始对三处预定的登陆点进行水下爆破,将那些碍事的珊瑚礁和预制混凝土障碍物统统炸毁,为后续的登陆作战扫清障碍。

约一个小时后,炮火准备开始,四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对凯恩斯机场实施了凶猛的炮击,漫天遍野的猛烈炮火严重破坏了机场跑道、停机坪、塔台。

除此之外,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向滩头目标发射了数干枚的炮弹,摧毁了大部分暴露的敌军工事。

上午时分,陆战4旅的数干名官兵陆续借着绳网下到了登陆艇上,开始准备登陆。

接着,舰队所有战舰都开始对第一和第三这两处登陆点展开临战前的火力准备,炮击极为猛烈,放眼望去,整个滩头上的炸点就没停过,闪光乍现,一团团烟尘久久无法消散。

稍晚些时候,数十架三五式轻型轰炸机从中低空飞掠凯恩斯郊区,三百多枚航弹纷纷落下,连环爆炸掀起的漫天扬尘几乎笼罩了半个市区。

这是国防军在大战之后陆续开始尝试采用的一种新的海空协同战术,即规定舰炮的弹道高度不得超过四百米,飞机禁止扫射,投弹高度不得低于四百五十米,二者一起攻击同一个目标。

上午10时,首批登陆部队乘坐登陆艇开始突击上陆——

一团作为主力,在北边的圣三一湾登陆,在上岸以后可以直接依托巴伦河为屏障,凯恩斯机场在登陆点以南二公里的地方,而澳军的防线肯定在河流的另一侧;

二团作为策应,在南边的洛林湾登陆,该地地形相对崎岖,可能会有澳军的暗堡。

而一开始的结果不出所料,北边的登陆相对顺利,当压制住敌军炮火后,登陆部队很快便展开了。

但展开之后,众人才发现澳军修筑了大量的暗堡和工事,很快部队就被压缩在探头阵地上。

很显然,没有人会是傻子,打仗打到现在,国防军登陆顺利惯了,对于很多既定的战术路线缺乏足够的思考,而盟军则在不断的失败中探索着针对性的战术。

人嘛,总是要自己亲自吃了亏才会长记性,帝国主义军队尤是如此,莫尔兹比港吃了攻坚和巷战的亏,没吃到登陆的亏,变化也不是没有,比如一上来就没先放烟雾,但你要说真的又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变化,那显然是没有的。

而在南方,火力密度虽然较低,但由于地形更不平坦,堡垒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了,澳大利亚人显然挖了大量的地道和半掩工事。

不知从何处的炮垒中,一门MkV型18磅野战炮发射了一枚重榴弹,“嘭”的一声击中了登陆艇,小小的登陆艇在这颗18磅炮弹下炸出耀眼的火光,被撕碎的钢板和木屑飞向天空,里面的官兵非死即伤,即便没有第一时间沉下去,也完全失去了自救的能力。

炮火是打击工事的主要手段,但也不是万能手段,尤其是对大量应用混凝土的工事。

水泥这东西有工业基础就好办,澳大利亚年产80万吨水泥,虽然不够大面积修筑工事,但有美国的援助,修筑特定的一两个地区的工事也算是够用。

利用这些隐蔽工事,澳军对滩头的敌人展开了猛烈的炮火压制。

虽然身管火炮数量不多,但澳大利亚自开战后便生产了大量的3吋迫击炮。

三英寸这个级别的迫击炮,比如各国通用的80~82mm迫击炮,虽然它们的射程可以达到4000米,但实战射程其实只有900~1000米。

为了弥补中间的火力空隙,澳大利亚人又研发了4.5吋重迫击炮,其可以在3500米的距离上进行可靠的支援。

面对这些暗堡,海军只好对纵深施放烟幕,然后加快速度运送坦克上岸。

很显然,敌人的打法跟莫尔兹比港又不一样了,莫尔兹比港本身是守不住的,而澳军又没有充分的反击经验,因此只能死卡在巷战和堡垒群中,间杂着夜袭等手段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但凯恩斯不一样,这里是澳洲本土,澳军有铁路和机场可以随之支援,因此让敌人上不来才是最关键的。

飞机从海岸边划过,一道烟幕从天而降,将内外完全隔绝,随后登陆场开始向南迁移,尽管这样会让登陆本身更困难,但无法瞄准的澳军火炮的威胁也会下降许多,只剩下一些抵近的暗堡能够出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