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营饭店的合作稳步进行。
周大山组织的“狩猎小队”在她的“指点”下,收获颇丰,每周都能稳定提供高质量的野味和山鸡蛋。周建军对她越发倚重,连带着对她提供的“特制茶饼”也赞誉有加,隐隐有将其作为招待上级的“特供”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信贷找来了(第2/2页)
唐莜莜趁机提出,希望周建军能帮忙留意一下,镇上或者县里,有没有关于中草药种植或者小型家庭副业的技术资料或政策信息。
她深知,光靠狩猎并非长久之计,山林资源有限,而且容易受季节和政策影响。她必须开辟新的、可持续的财路。
周建军满口答应,他现在已经把唐莜莜当成了能带来好运和政绩的“福星”。
这一日,唐莜莜刚从山上采药回来,远远就看到赵铁柱领着一個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推着自行车的中年男人等在她的茅草屋外。
“莜莜,你可回来了!”赵铁柱迎上来,脸上带着兴奋,“这位是公社信用社的李信贷员!李同志,这就是唐莜莜。”
李信贷员约莫四十岁年纪,戴着眼镜,看起来颇为儒雅。他打量着唐莜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想到最近在公社都略有耳闻的“能人”如此年轻。
“唐莜莜同志,你好。”李信贷员主动伸出手,“我听周建军同志提起过你,说你是咱们这十里八乡少见的女能人,不但会看病,还搞活了山货经营,带动了猎户收入。了不起啊!”
唐莜莜与他轻轻一握,不卑不亢:“李同志过奖了,都是乡亲们帮衬。”
“谦虚了。”李信贷员笑了笑,切入正题,“我这次来,是听说你有意搞点家庭副业?正好,公社最近有政策,鼓励社员发展多种经营,对于有想法、有能力的,信用社可以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支持。”
贷款?
唐莜莜心中一动。
这确实是解决她目前资金短缺的好途径。她之前赚的钱,大部分都用于改善基本生活和购买草药原料了,想要扩大规模或者尝试种植,确实需要启动资金。
“不知道信用社这边,贷款需要什么条件?”她谨慎地问道。
“条件不复杂。”李信贷员解释道,“主要是考察贷款人的信誉和项目可行性。你的情况,周建军同志可以作保,你的能力和在屯里的口碑,我们也初步了解了。如果你有具体的项目计划,比如想搞什么养殖或者种植,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估。”
机会来了!
唐莜莜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吟片刻,道:“李同志,我确实有些想法。后山这片地方,适合种植几种本地的中药材,比如柴胡、黄芩,市场前景不错。另外,我也想尝试小规模圈养山鸡,如果能成功,比单纯狩猎更稳定。只是前期需要搭建棚舍,引进种苗……”
她将自己的想法条理清晰地说了出来,这些都是她结合系统知识库和现实情况思考过的。
李信贷员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对她的思路很认可:“种植药材,圈养山鸡……都是好项目!符合政策导向!唐莜莜同志,你很有想法!这样,你写个简单的项目申请书,包括预算、规模、预期收益等,交到公社信用社,我们开会研究一下,问题不大!”
送走了满意的李信贷员和兴高采烈的赵铁柱,唐莜莜站在茅草屋前,看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心中豪情渐生。
【成功接触官方资源,获得发展机遇,显著拓宽命运轨迹,获得因果值20点。当前能量:146/200。】小因的声音带着鼓励,【宿主,新的阶段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