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海岛暗哨(第1/2页)
“福顺号”慢慢靠近火焰岛附近的渔港时,天刚蒙蒙亮,海面上飘着层薄雾,把远处的火山罩得模模糊糊,只看见一团黑黢黢的影子,像蹲在海里的巨兽。渔港的码头用粗木桩围着,木桩上缠着带刺的铁丝网,网眼里还挂着几块破旧的船板,风一吹“嘎吱”响。码头上站着不少沙俄士兵,穿着绿色的军装,领口别着铜徽章,手里端着步枪,枪托在石板地上磕得“笃笃”响,每个入口都设了检查岗,岗亭里架着挺重机枪,枪口对着海面,看着就透着股凶气。
“姜老板,前面就是渔港了,俺只能停在这儿,再往前就会被哨兵发现。”刘船长把船停在离码头还有半里地的浅水区,压低声音说,“你们得乘小划子过去,尽量贴着芦苇丛走,别让哨兵看见。”姜啸虎点了点头,让张啸北和李啸冲把药材袋搬上小划子,刘幂则把货单和算盘塞进怀里,小声叮嘱:“等会儿检查时,俺来递货单,你们别多说话,免得露馅。”
小划子是用杉木做的,很轻,张啸北和李啸冲一前一后划着桨,桨叶划过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尽量不发出声音。薄雾慢慢散了点,能清楚看见码头上的沙俄士兵——每个检查岗都有两个士兵,一个负责搜身,一个负责查货,有个渔民挑着鱼筐过去,士兵不仅翻了鱼筐,还让渔民把衣服掀开检查,连鞋底都敲了敲,生怕藏东西。
“娘的!这检查也太严了,跟搜贼似的!”李啸冲压低声音骂道,手里的桨慢了点,“等会儿要是搜身,俺怀里的枪咋办?”姜啸虎皱了皱眉,指了指货担里的药材袋:“把枪拆开,零件藏在药材下面,药材都是干货,能挡住,等过了检查再装起来。”张啸北赶紧照做,把枪拆成枪管、枪托、子弹,分别塞进不同的药材袋里,还用当归根须盖住,看起来跟普通药材没啥区别。
小划子靠岸时,正好有辆运送矿石的马车从码头经过,马车上堆着黑黢黢的矿石,用帆布盖着,赶车的是个满脸皱纹的土著,手里拿着根鞭子,被两个士兵押着,走得很慢。姜啸虎趁机让众人挑着货担上岸,刚走到检查岗,就被一个高个士兵拦住:“站住!干什么的?货单拿出来!”
刘幂赶紧上前,双手递过货单,脸上堆着笑:“长官好,俺们是做药材生意的,去岛上的商铺送货,这是货单,您过目。”高个士兵接过货单,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指了指货担:“打开看看!”张啸北假装紧张,手忙脚乱地解开货担的绳子,露出里面的当归、黄芪,士兵伸手翻了翻,药材干燥,没藏东西,又看了看姜啸虎几人的衣服——粗布短褂,沾着点海泥,像常年跑船的商人,才皱了皱眉:“进去吧!别在岛上乱逛,晚上八点后不准出门!”
过了检查岗,岛上的景象慢慢展开——路边的房子大多是用木头和茅草搭的,墙面上画着彩色的图腾,有的已经褪色,露出里面的黄土。空气里飘着股火山灰的味道,混着海水的咸腥,吸进鼻子里有点呛。路上偶尔能看见几个土著,都低着头走路,遇见沙俄士兵就赶紧躲到路边,不敢抬头。
“俺们先找家客栈住下,再打探金矿的情况。”姜啸虎压低声音说,领着众人往岛深处走,避开巡逻的士兵。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看见一家破旧的客栈,招牌上写着“南洋客栈”,木板都翘了边,门口挂着个褪色的红灯笼,风一吹晃来晃去。客栈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皮肤黝黑,手里拿着块抹布,正在擦桌子,见他们进来,抬头看了一眼,没说话,只是指了指角落里的桌子。
“老板,给俺们开两间房,再弄点吃的,越简单越好。”姜啸虎放下货担,掏出几块银元放在桌上。老板接过银元,掂了掂,才开口说话,声音沙哑:“两间房,楼上左边,吃的只有红薯和米粥,等会儿让俺儿子送上去。”说完就进了后厨,没一会儿,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端着个木盆出来,盆里放着红薯和米粥,孩子穿着件破旧的短褂,头发乱糟糟的,见了人不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楼上,眼神里带着点怯生生的光。
“这孩子咋不说话?是怕生吗?”李啸冲拿起个红薯,咬了一口,甜滋滋的,就是有点凉。老板从后厨出来,叹了口气:“哑巴,小时候发高烧,烧坏了嗓子,不会说话。”众人没再多问,挑着货担上楼,房间很小,每间房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窗户上糊着纸,已经破了几个洞,能看见外面的街道。
“俺先出去打探消息,你们在房间等着,别出门。”张啸北放下货担,把藏在药材里的枪零件找出来,快速组装好,别在腰后,又换上件更破旧的短褂,沾了点泥,看起来像个流浪汉,“俺装成找活干的,去金矿附近看看,很快就回来。”姜啸虎点了点头:“小心点,要是遇到危险就往客栈跑,俺们在门口接应你。”
张啸北出门后,姜啸虎让李啸冲守在门口,自己和刘幂整理货担,把药材重新归置好,又检查了一遍藏在里面的武器,确保安全。刘幂坐在桌边,掏出算盘,假装记账,眼睛却盯着窗外:“这岛上的士兵太多了,每五十步就有一个岗哨,想靠近金矿不容易。”姜啸虎皱了皱眉,走到窗边,透过纸洞往外看,远处能看见金矿的烟囱,冒着黑烟,心里琢磨着:张啸北不知道能不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一章:海岛暗哨(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