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需要费事再找地方整个麦草垛子起来。
“你身体还没好!”
“好了,当时没要命就死不了。再说,伤的是脑袋,又不是缺胳膊少腿了,脑壳就算没有以前那么灵活,这一点体力活还是能干的。”
“别胡说八道,哪有自己咒自己的?”
花溪无所谓的咧了咧嘴:“没有那么灵。”随便说说都能灵验,那她要天天诅咒一圈。
随后就起身开始继续忙了。
她就这么一块麦子,也不着急,每天下午忙完了回来割一点要不了两三天也就结束了。
割麦子对于她来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她也是从小干活干大的,也不是没干过活的娇贵人。
就是背起来累人一些,不过也还好,她又不苛刻,也没有什么压力,少背一点多跑几趟也就弄回去了。
边忙活边计划,想着想着自己在那愣了半天,手里的镰刀架在麦子上半天都忘记了动弹。
她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之前她会想着今天熬一熬也得尽量的把麦子割完,晚上加班打手电打火把也得给背回去。
明天就又能干别的了。
力量有多大不知道,反正是心大的很。
现在,现在这个脑子是真的不一样了,有点自知之明了,也懈怠了不少。
说不清楚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是不管好坏,人活着这日子就先这么过着吧。
天热了亮的越来越早了,早上骑车也没那么受罪,迎着晨风,反而让人觉得有些惬意。
市场里面有的门市背集也是要开门的。
就比如对门的杂货店,跟花溪这边格局差不多,但是人家那是一串三间门边,一左一右带着两个拐角。
针线,毛线,鞋子,袜子,雨伞,布匹,甚至还有锅碗瓢盆啥都卖。
据说那是人家早在市场刚刚修建起来的时候就买下来的,连底带上都是人自家的。
开门就能营业的生意,除了需要的本钱大,没别的其他的毛病。
至少不需要像花溪这样早早的天都没亮就起来,然后泡米,揉面,打浆,忙的跟陀螺似得。
花溪也在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那运气攒下一笔钱,跟对门一样在镇上买到房子。
底下做生意,上边住人,那样就不需要来回的跑了。
她没有那么大的心,买不起三间,能有一间她就知足了。
到时候英英上学了就能来镇上上学,再也不用担心花溪河到了汛期发大水过不了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