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就是点到为止,不多掺和人家的决定。费师傅的徒弟却是对崔娴信服的很,表示回去之后肯定会跟师父转达她的意思。
会客室里,茶水温度刚好。崔娴让他们喝完之后,再继续干活。
现在都习惯了,每次来崔娴这,几个徒弟都想讨一碗水喝。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感觉她这里的水,比所有地方的都甘甜爽口。
喝完水,几个人又开始忙活,一共拉走了3口陶寿棺,12个大水缸,崔娴实收304元。
临走的时候,崔娴让徒弟给费师傅带个话,明天上午准备好换4桶油的物资。
徒弟连连应承,现在厂子里最大的困难,就是用油的问题。这个问题,除了崔师傅之外,谁也解决不了。
目送他们离开,崔娴随后回到作坊,往大队部送去7个大水缸。
大队部的干部们,现在也不忙。阳光好的时候,老支书就在外面晒着太阳,抽着长烟枪。听到突突突的声音,就知道是崔娴来了。
眯缝着眼睛,盯着大队部门口。果然是她,车轮下卷起不少尘土。
招呼人,把大水缸卸下来。问崔娴这阵子,都忙什么呢。每次他和大队长去公社,梁书记等都免不得要询问上一番。
崔娴坦言,不是烧水缸,就是收拾作坊。现在天冷了,她就窝在作坊里也不愿意动弹。
生产队那边有什么事儿啊,通知到她那就算了。其余的活动,也不强迫她参加。冒队长是生怕,耽误了崔娴烧水缸。
“好,烧水缸好。”老支书摸着上等品质的水缸。
“麻烦您让人给公社领导带句话,准备好明天上午的物资。”崔娴特别提醒,改了要求,不要猪下水了。
老支书点头应承下来,让她明天按时去公社就行,话肯定能带到。现在崔娴是公社的红人,不过行事作风依旧是稳妥的很。
这要是换做有些人啊,指不定如何翘尾巴呢。
崔娴没在大队部多逗留,回来之后,拿着单据回去生产队交账。还没靠近生产队呢,就瞧着那边围了一圈社员。
好家伙,这是赶上八卦了,而且看这阵仗,还不是小事儿呢。
崔娴琢磨,不会又是跟男人女人那档子事儿有关的八卦吧。大概率是啊,换做是其他的,社员们不会如此热情。
看那垫脚抻脖子凑热闹的架势,要不是她有事儿要办,也懒得往前凑。
盘算着,能进就进去,不能进去就改天再来交账。乌七八糟的事儿啊,她可没兴趣。
却不想,外围的人看到崔娴来了,直接就闪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