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崔娴拿着过去先遣队,免得空着手去拜年,不好看。
崔娴称赞,还是万厂长想的周到。心里头明镜儿似的,看着万厂长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估计是巴不得她今天就过去探路呢。
左右时间也是够,本来也是打算顺道过去看看。公社缺油,她手里头也缺钱呢。
骑上三轮车出了砖厂,这边的风儿又硬又强,崔娴顶着风往红水井先遣队走。里头多加了一层保暖好的衣服,可依旧是吹的凉飕飕。
等到了地方,小脸都有些冻麻木了。鼻子尖儿通红,崔娴使劲儿吸溜几下鼻子。
空气中好像有小冷刀子,往肺管子里戳。小手也冻的冰凉,使劲儿搓搓暖和暖和。
在京城的时候,是真没感觉到有这么冷。就算是在河边、海边冻的瑟瑟发抖,跟这个感觉也不同。
先遣队的人有阵子没看到崔娴,差点就没让进。守住入口的人,对崔娴盘问好多,还是之前熟悉的工作人员见到她,把人给放进来。
“你们这么早就开工了。”崔娴拉上几句话。
感情这些人,过春节也是没休息。也是,这么重要的地方,不敢随意停工的。
崔娴先给段大队长和尹队长拜了年,再附上砖厂准备的十斤红薯粉丝。
虽然崔娴与他们先遣队有来往,这点红薯价值也不算太大,可俩人都不想占崔娴的便宜。还是崔娴解释说,这是砖厂送的,并非是她私人的,段大队长这才让尹队长收下。
知道崔娴换油,是往公社的砖厂送的。而砖厂准备的物资等,也是送来先遣队的。而中间的这个桥梁,就是崔娴。
崔娴办事妥当、谨慎,就算是一向严苛的段大队长,在接触过多次之后,也觉得她的品行还算不错。不忙的时候,也乐意与崔娴拉上几句话。
看出来段大队长态度的转变,崔娴也没之前那样拘谨。
提及先遣队的辛苦,崔娴也是感慨万分,过年期间都没休息。从大队长到下面的普通工人,都任劳任怨在这里坚守岗位。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付出,共同为祖国繁荣富强助力,国家发展的才会那么迅速。
冬日开工,尤其是户外的,对身体和意志力双重考验,一般人未必承受得住啊。
段大队长说没办法,干油田的就是这个样子。估计今年,要比之前更忙。大概四月份左右,要成立一个‘长贺油田’石油会战指挥部。
到那个时候,或许需要的物资会更多。段大队长也不指望,全靠崔娴一个人供应。
社员们,每年春耕的劳动强度不小,恐怕崔娴就算是有心也无力吧。
不过这事儿不用操之过急,等筹备成立指挥部的时候,再根据崔娴这边的情况敲定,物资的运送事宜。
大家辛苦起来,肚子里更是要有些油水。段大队长对下面的人很严格,尤其是讲纪律、作风,但在其他方面,不会亏待了他们。
崔娴没听出来段大队长的弦外之音,心里头在吃惊,自己发现的这块油田,竟然是‘长贺油田’?
按照她的记忆搜寻,记得‘大贺油田’近乎枯竭之后,‘长贺油田’后来成了国家最大的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