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宋悍臣> 第156章 皇帝日记:我当知县的日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6章 皇帝日记:我当知县的日子(1 / 2)

第156章皇帝日记:我当知县的日子(第1/2页)

张利一瞧着宋煊摆弄弓:

“宋状元,你平日里都是这么玩耍的?”

“当然。”

张利一怀疑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他就瞧见宋煊弯弓搭箭。

箭矢刷的一下就正中三十步外的靶心。

张利一的嘴巴下意识的张大。

他指了指宋煊,又指了指门口处的靶子。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宋煊又随手射了两箭,依旧是正中靶心。

张利一直接坐在椅子上,他有些恍惚。

是不是天太热了,所以自己一路走来,有些眼花?

他再次奔着门口望去。

那确实是三支箭都在靶子上,不是人为近距离插进去的。

在家里的时候,父亲还仔细叮嘱过,不要在外人面前耍脾气。

特别是在宋煊面前,要更加注意。

这小子可是极其能发疯的。

他连顶头上司的面子都敢驳斥,给陈尧佐骂得吐血抱病在家休息。

你可千万要懂点事!

张耆在家里对儿子管控严苛,但并不代表着他能控制儿子在外面胡闹。

张利一原本不觉得宋煊能有什么能耐,他岳父曹利用,可没自家老爹受宠信。

可是方才宋煊那么一出手,张利一立即觉得用“立地太岁”来形容宋状元,那完全不是污蔑!

怨不得刘从德那么无法无天的人,在宋状元面前都吃了亏丢了面子还不敢报复回去,原来是真的惹不起。

不说这准头,光是能拉动这三石弓,就绝非常人。

那拳头落在人身上,可真是一拳一个不吱声。

怨不得刘从德不敢对外宣扬啊!

还对宋煊赞不绝口的。

原来是被他打怕了!

他们这些围绕在皇太后身边获利之人,私底下如何能不相互勾结呢?

张利一回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当即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十二哥儿,我爹让我跟着您历练历练。”

“今后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赴汤蹈火啊!”

宋煊瞧着张利一如此行礼,觉得他爹张耆对自己儿子是有误解的。

这不挺懂礼貌的吗?

而且他也听说过张耆对自己的儿子管控十分严苛,绝不像刘家似的那么目中无人的。

“张三哥,这话说的严重了。”宋煊脸上带着笑:

“你喜欢习武完全没问题,开封县事多,还得先请你跟在我身边帮忙一二。”

张利一听着宋煊如此言语,自是喜上眉梢。

原来宋状元也不是一个喜欢奚落他人之人,听听人家这话说的。

什么历练?

那是帮忙!

“我身边也有几个好手,你们日常可以切磋一二,打磨自己的武技,将来上了战场也好杀敌立功。”

“好好好。”

张利一觉得宋煊有如此射术,力气大点,读书读的好点,已经绝非常人了。

他身边还能有几个好手?

方才被宋煊露了一手,张利一也想要展现一下自己绝不是吃干饭的。

所以张利一当即开口道:

“十二哥儿,反正闲来无事,不如让你身边的好手先与我切磋切磋,如何?”

“现在?”

“对,现在。”

张利一见宋煊有疑问,脸上重新挂着自信的笑容:

“也好让十二个哥儿瞧瞧我的本事。”

“行,那就各自使出五分力气吧,免得真的伤了。”

听到宋煊如此贴心,张利一更加确信宋煊身边的人没他勇武。

“去把王保与许显纯二人喊来。”

“是。”

待到一旁侍奉的老仆人出去后,宋煊才给张利一解释了一下他们二人负责保护自己。

张利一了然,说明还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那自己得小心点。

王保许显纯二人往那里一站,一壮一瘦,甚至还有些没睡醒的样子。

张利一站起身来打量了一下,觉得这个壮汉的力气同样也不小。

于是他指了指许显纯道:

“就你吧,咱们两个切磋一下。”

许显纯歪头看向端坐的宋煊,见他伸出手:

“五分力切磋一下。”

许显纯这才重新打量着张利一:

“切磋拳脚吗?”

“不错。”

张利一点点头:

“我可是跟在东京城有名的枪棒教头,自幼从他学来的功夫,你可要小心些了。”

许显纯闻言点头,一脸的凝重之意。

王保则是看热闹似的让开了场地,坐在另外一旁。

张利一爆了自己的跟脚后,脸上带着笑意行了礼。

二人摆开架势对战。

宋煊也想要瞧瞧东京城有名的拳脚教头的功夫,到底有多强。

许显纯先是出拳试探了一下。

张利一倒是毫不客气的出拳。

宋煊眉头一挑,张利一的下盘怎么不稳?

一套拳打的是虎虎生风,可在许显纯看来没有丝毫威胁。

难道东京城有名的拳脚教头,是教人“打好看的拳头来表演的”?

为了谨慎起见,许显纯想要多试探一二,时不时给张利一一拳,逼得他使绝招。

甚至还用出了宋煊特别喜欢用的招式:

白鹤亮翅!

张利一虽然不懂,可是也能瞧出来如此挑衅的动作。

他当即大叫一声,冲了上去。

随即又屁股着地滑了回来,躺在地上哎呦妈呀的叫唤。

许显纯望向宋煊,摊手道:“我只用了三成力。”

宋煊主动把张利一扶起来:

“张三哥,要不要帮你叫郎中?”

“不用!”

张利一咬着牙捂着自己的胸口,强撑道:

“不过是小事,不碍事,不碍事。”

宋煊挥挥手让他们两个先回去歇着。

许显纯走到半截回过味来:

“他不就是跟我一样被人哄骗了吗?”

王保瞥了他一眼,没搭茬。

“他身边的人纵然有真本事,可是碍于他的身份也定然不会使出全力,反倒会配合演戏。”

王保了然。

许显纯在家乡都被人哄成二傻子了。

张利一觉得三分力也真是不小。

他开始怀疑人生了。

不用以前,就在今日之前,他也是以一敌多打的其余师兄弟毫无还手之力。

练武本来就是一件不轻松的事。

要是你感觉挺轻松的,除了万里挑一的天赋怪之外,那就是有许多人托举你,让你产生了天下无敌的错觉。

张利一强撑着坐在椅子上,嘴里不断的夸耀着宋煊当真是会选人的。

今后他若是时常与宋煊手底下的人切磋,定然能够提升自己之类的话。

宋煊嘴里表示赞同,又说了主要是东京城最厉害的枪棒教头,所以我这个随从不得不小心行事,免得在我这里丢了差事。

听了宋煊的找补,张利一登时觉得胸口疼痛减缓了许多,他连忙大笑道:

“确实如此。”

待到聊了几句,张利一也就想要告辞了。

宋煊站在门口瞧着他远去。

张利一回头瞧着宋煊一直都在目送自己,脸上强装着笑意回头。

他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大娘娘赐给自家父亲的这条街,为什么会这么长!

偏偏还没有什么人来人往的意思。

以至于现在大街上就他与自己的随从走着。

为什么宋煊还如此的给自己面子?

他能不能不要目送了?

待到听到门关上的声音后,张利一才止住脚步,头也不回的问道:

“宋状元可是把门给关上了?”

“关上了。”

听到这话,张利一直接往后一倒:

“快抬着我去医馆,太他娘的疼了。”

……

樊楼掌柜的心中很是苦闷。

盘账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营业额下滑的极为严重。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兴许真的能把给宋煊过目的账册里的营业额,变成真实存在的。

到了那个时候,樊楼还有什么竞争力啊?

林夫人那里就硬挺着,根本就不给个说辞,反倒要让自己想办法反击。

钱掌柜的愁的直挠头。

你真以为我没看过西游记是吗?

让我这个奔波霸去干掉“唐僧师徒”?

宋状元何许人也?

那可是东京城新崛起的“立地太岁”!

他都敢在皇帝、皇太后、群臣面前,把开封府尹陈尧佐喷的吐血,都不放过那个杀人犯。

属实是孙大圣大闹天宫之后,屁事没有。

整个东京城听闻此事之人,哪一个不是对他又敬又怕的?

如此一来,宋煊可是比陈尧佐这个开封府尹更能震慑东京城的那帮泼皮。

再加上宋煊使用犯人去清理沟渠之事。

只要你不犯了杀人等大错误,他是愿意给你改正的机会的。

参加劳动改造,不仅能让自己过的舒服点,兴许将来出狱之后还能攒点钱。

现在已经有人在谋划进开封府的监狱,然后给宋煊干活去。

因为不仅是看那些犯人,是真的能吃饱,就算米不是新米。

整个东京城又有多少人家能吃得起新米的?

光是吃饱这件事,就足够吸引人。

东京城百万人口,可没有这么多的工作岗位供应大批人吃饱穿暖。

这四个字,就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鹜的追随。

钱掌柜的盘完账后,更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走出柜台,站在樊楼门口,望着高阶下面来来往往的黎民百姓。

许多人别说来樊楼了,就算去别脚店吃饭都难。

钱掌柜的想不明白,和气生财,为什么非要跟官府作对呢?

他想不明白。

好好的生意搞成这样。

今后樊楼还能维持“销金窟”的体面吗?

降价寻求更多的客源,那是自寻死路。

左右不过千来贯的钱财,算不得什么大钱。

钱掌柜的脸上已经带不出笑容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头脑不清醒的人,还能高高在上赚大钱!

樊楼的生意下降,那是显而易见的。

众人好不容易得到围攻樊楼生意的机会。

不用宋煊推动,自然有人会持续的掏钱宣扬。

他们恨不得宋煊也能够给自己店里写一个诚信经营的牌子,或者按时纳税的牌子。

以此来证明自家店铺要比樊楼强。

樊楼一年营业额才十万贯,让其余七十一家正店怎么想?

哪家的营业额是这么一点钱,就不要干正店了。

趁早把店铺盘出去,免得丢人。

如今的樊楼便是丢人了,任凭你再怎么解释,酒的营业额没有算进去,可依旧大批人都说樊楼一年营业额不止十万。

那么多达官显贵去花钱,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谣言这种玩意,别说在现代大批人相信,在古代更是极为致命的。

要不然哪也不会有狐狸叫、鱼腹藏帛等种种事例号召百姓响应了。

陈胜吴广、黄巾军起义,大批人都疯狂加入这个组织。

钱掌柜一下子就品鉴出来了,宋煊的执政理念就是只要你守法,那我就罩着你,给你方便。

若是你不守法,那我可有的是法子折腾你,我宁愿把你弄倒闭了,也不愿意你违法做事。

樊楼的情况不好,无忧洞的业务也受到了阻碍。

如今宋煊派人大肆宣扬安全客栈,以至于许多客栈都上开封县说他们也能按时交税,能否请大官人把自家店铺的名字加上去?

他们现在都是主动给县衙送钱,甚至连罚款都准备好了。

看门狗齐乐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

以至于前院人声鼎沸的。

户房清点钱数的人都忙不过来了,周县丞要求其余房也要抽出人来帮忙。

此时的宋煊就在后堂待着,张利一则是跟着郭恩在后院习武,顺便看看人家做饭。

张利一是一丁点都不猖狂了,他发现自己连年纪不大的郭恩都打不过。

这小子猛的很。

以至于让张利一产生了一种这么多年,他都白练武的挫败感。

而作为“临时知县”的赵祯,则是饶有兴趣的站在前堂。

他瞧着这帮人争先恐后的来交税。

官府收税,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难事。

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富商豪绅,对于从自己口袋里往外掏钱,交上去这件事,都十分的抵触。

所以王朝给他们开了口子,成为进士,就有了免税的权利。

其余人则必须要老老实实交税。

但是灾荒年多了,百姓就不能如实交税。

官府收不上来税,就容易出问题。

作为皇帝,赵祯是特别愿意见到有如此多的人来交税的场景。

这意味着朝廷可以拿钱,来做出更多的事。

大宋除了要支付许多俸禄外,最大的支出就是赈灾。

赵祯光是当皇帝这几年,就发现天下各地总是会发生自然灾害。

连东京城每年都会闹上一次洪水,其余各地旱灾水灾的也没少报。

一旦发生灾祸,朝廷自是需要大笔钱支出。

以至于如今久病成医,大宋针对自然灾祸的处理,当真是比前朝强上许多。

不说大宋的百姓有福,至少比前朝运气好上那么一星半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不能避免,但随着厢军制度的建立,也大幅度减轻。

毕竟加入厢军,也就是让你混个低保,吃不饱也饿不死,不至于去造反。

赵祯想要平定西夏、修缮黄河,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这都需要很多钱才能办成喽。

别说国库的钱不多,就算赵祯想要用自己的内库支援,都拿不出来十万贯。

赵祯观看了一会,便带着人去后堂了。

他是有些不理解,以前这些人都不主动来交税。

如今宋煊就是发布了一个简单的布告,便许多人来争前恐后缴纳欠税。

赵祯走进门,瞧着宋煊颇有些悠闲的看着开封县的各种账册。

“十二哥。”

“回来了。”

赵祯一进屋子里就感觉凉爽许多,他坐在一旁:

“那么多人来交税,你都不去看看?”

“有什么可看的?”

宋煊开口道:“不过是为了瞧着旁人吃肉,他们只能喝汤,所以为了长远利益,才主动来缴纳欠款的,求我给他们当个守法百姓的名声罢了。”

赵祯挥舞着扇子,给自己扇风,回味着宋煊话中的深意。

如此想来,那些提前缴纳完税款的商人,吃到了肉。

现在这些没有按照规定的人一瞧有利可图,所以也来“效忠”。

“那十二哥打算怎么处理这批人?”

“就算交完税后,让他们回去先等消息。”

宋煊放下手中的书册:

“这可是官府,什么时候能够立即把流程给批完啊?”

“他们交税之后,就想让本官给他们在官府的布告上加个名字嘛。”

“有没有想过先前主动交税的那批商人怎么想?”

“你如何保证这批守法之人的利益?”

赵祯被宋煊一连几问给问住了。

相比于许多政务都是刘娥处理完,给出结果后,让赵祯去看着学习。

赵祯更喜欢宋煊这种遇到问题先让你思考,等你思考完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不是所谓的教导你,而是叫做“想法”上的碰撞。

一人智短,三人智长。

同一个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后,然后再做出拍板决定去执行。

而不是我是皇帝你必须要听我的,不允许反驳。

我是知县,你也不许反驳我。

赵祯发现宋煊是鼓励手底下的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若是他觉得有用,就要给手下记上一笔功劳,待到“发补贴”的时候,额外给手下一笔赏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