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听得三个时空的朱家人,拳头都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9章老朱家祖坟冒烟了!(第2/2页)
“放屁!”
永乐年间,朱棣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咱御驾亲征,那是朝中无人可用!是不得不为之!”
“你京营精锐尚在,你一个黄口小儿,跑去凑什么热闹!”
“还有这个阉人!再阉一遍!!”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年仅二十二岁,从未上过战场的朱祁镇,被王振描绘的“不世之功”冲昏了头脑。】
【他不顾满朝文武的苦苦劝谏,甚至不顾兵部尚书于谦的死谏,毅然决然地,下达了御驾亲呈的命令。】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短短两日之内,大明临时拼凑了五十万大军!】
【注意,是拼凑。】
【这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号称京营精锐,实则鱼龙混杂。其中大部分,都是临时从京畿周边州县,强行征调而来的民夫。】
【他们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许多人手中拿的,还是锄头和木棍。】
【粮草、军械,更是毫无准备。】
【就这样,一支庞大混乱、毫无准备的军队,在朱祁镇和王振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踏上了“亲征”之路。】
画面中,几十万大军如同无头的苍蝇,乱糟糟地朝着北方行进。
士兵们怨声载道,将领们不知所措。
整个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明确的目标。
一切,都有那个坐在马车里的年轻天子说了算。
【然而,天公不作美。】
【大军出发不久,便天降暴雨,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异常艰难。】
【而且大军行至阳和城南在这里见到了大量明军的尸体,这还没和敌人交手,就见到自家人这般惨状,明军不免心中胆寒】
【王振一看,怕了。】
【于是这时候朱祁镇在王振的撺掇下,大手一挥,撤军!】
“???无数人在这一刻直接傻眼了,这究竟是什么迷惑行为。
“噗——”
洪武朝,一直强忍着怒火的朱元璋,听到这里,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你带着二十万大军就为了在大同体验一下游山玩水的乐趣吗?”
朱元璋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发黑。
他扶着龙椅,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造孽啊!
这造的是什么孽啊!
【短短数日之间,这支几十万人的大军,就在王振的反复横跳之下,被折腾得人困马乏,士气全无。】
【将士们尚未见到敌人,就已经被自己人,折磨得去了半条命。】
【但如果按这条路直到紫荆关也没什么问题,路程比回北京城还近了许多,等到了紫荆关也就皆大欢喜】
【坏就坏在这一路刚走出去四十来里,王振发现这么走下去好像不对劲】
【此时的时间正值8月,王振发现这二十万大军要是这么过去,会把他家乡的麦子踩坏】
【这如何能行,本来是来露脸的,这么一搞脸没露成,还要被乡亲们埋怨,被他们戳脊梁骨。】
【于是,这位大太监爱民如子之心油然而生。他再一次,更改了行军路线,命令大军绕道。】
【于是大军的行军路线在地图上画出一个诡异的“V”字。】
【而这多跑的这百八十里路就成了惨败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