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科举:读书发媳妇?我必六元及第> 第174章 变态的经义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变态的经义题(2 / 2)

做完这一切,他心中的紧张感才稍稍平复。

咚——!

悠长而沉重的钟声响起,回荡在贡院上空。

第一场,开考。

很快,差役脚步匆匆地走来,将一份卷宗从号舍的小窗递了进来。

卷宗入手,沉甸甸的。

顾铭深吸一口气,将其展开。

蝇头小楷的题目映入眼帘,一共五道经义题。

只看了第一道,他的眉头就紧紧锁了起来。

“其然,岂其然乎?媚于灶。”

前句出自《论语·宪问》,对别人称赞某人仁德时的怀疑之辞。

后句出自《论语·八佾》,指讨好灶神。

两句话风马牛不相及。

标准的截搭题。

顾铭皱起眉头,看向第二题。

阐述:“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此题要求对一整章对话进行通盘阐释。

难点在于准确把握圣人感叹的复杂心境,并透彻理解“下学而上达”与“不怨不尤”、“知我其天”之间的深层逻辑。

同样是一道难度极高的题。

接下来三道,也是类似,难度远超平时课堂上夫子布置的题目。

今年秋闱的主考官不是陈敬之,而是江南道督学,大儒解熹,果然出题非同凡响。

顾铭闭上眼,脑海中无数经史典籍如走马灯般闪过。

他没有急着动笔。

而是先将五道题的破题思路在心中反复推演。

虽然难,但并非无从下手,过目不忘的天赋以及平时的努力此时派上了大用场。

一刻钟后,顾铭脑海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

思路一定,顾铭心中大定。

他研好墨,提起狼毫笔。

【落纸云烟】天赋悄然发动,笔尖触及宣纸,一行行灵动的字迹便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

日头从东边的天际缓缓挪到头顶,又渐渐西斜。

号舍内有些闷热,汗水浸湿了顾铭的内衫,他却浑然不觉。

他能听到隔壁传来烦躁的抓耳挠腮声,还有更远处的绝望叹息。

但这些都无法干扰他。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的题目和笔下的文章。

当他写完第五题的最后一个字,收笔的刹那,窗外已是残阳如血。

一抹余晖透过小窗,在他面前的卷面上投下淡淡的光晕。

顾铭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只觉整个后背都僵了,手腕更是酸痛无比。

他仔细地将卷子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字,也没有犯任何名讳。

这才放下心来,靠着冰冷的墙壁闭目养神。

半个时辰后。

戍时的钟声响起,宣告着第一日考试的结束。

差役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收卷。

当卷子被从小窗收走的那一刻,整个贡院都响起了一片如释重负的呻吟和叹息。

很快,饭菜被送了过来。

一个食盒,里面是一碗米饭,一荤一素,还有一碗汤。

比府试时好了不少。

顾铭确实饿了,就着昏暗的光线,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饭,他没有再想今日的考题,而是将木板放下铺好,便直接和衣而卧。

必须养精蓄锐,明日还有策论与律法的硬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