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怎么赈灾?筷子浮起,人头落地(1 / 2)

第175章怎么赈灾?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第1/2页)

夜色渐深,贡院里一片死寂。

只有更夫的梆子声和巡夜差役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甬道中回响。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交谈声隐约传来,似乎是两个巡夜的差役在压低声音说话。

声音渐行渐远。

号舍内,顾铭翻了个身,唇角在黑暗中微微勾起。

次日,晨钟撞响。

浑厚的钟声荡开薄雾。

顾铭睁开眼睛,用旁边水盆中的清水擦了擦眼眶。

号舍还是太窄了,想翻身都难。

昨天晚上只能说勉强睡着,疲惫尚未散尽。

考场内肃穆依旧。

差役捧着厚厚一摞卷子。

挨个号舍分发。

卷纸落在案头。

发出“啪”的轻响。

顾铭展开第一份卷子。

策论题。

“江西道大旱,如何行之有效赈灾……”

他目光扫过题目。

数十万流民、天临府街头陡增的乞儿、邸报上的消息、街头的传闻......

种种皆作冰冷的文字。

顾铭提笔蘸墨,笔尖悬在纸上。

凝神思索。

片刻之后,顾铭深吸一口气,落笔。

墨迹在宣纸上洇开八个字: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力透纸背,杀气凛然。

顾铭以此为破题,直指赈灾核心——

吏治!

他笔走龙蛇。

援引大靖邸报数据。

条分缕析。

“大崝王朝充盈,江南道、山东道、河西道今岁秋收皆满仓,实非无粮无钱。”

“然……”

笔锋一转,笔迹变得凌厉起来。

“贪蠹丛生,中饱私囊者众。”

“层层盘剥,十成赈济,入民口者不足三成!”

他详列了历年来的赈灾贪墨旧案。

数据凿凿,触目惊心。

“粥厂稀如清水,糠麸充作米粮。”

“饿殍塞道,非天灾,实人祸!”

对策紧随其后。

“设监察使,直奏中枢,严刑峻法,震慑宵小!”

“克扣赈粮者……”

“斩!”

“虚报冒领者……”

“斩!”

“延误赈期者……”

“革职查办,夺去功名。”

顾铭写得很顺。

字字如刀,句句见血。

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落纸云烟】发挥到了极致。

待最后一字落定,中途竟未停笔。

顾铭搁笔抬头。

日头尚在东南。

不过午时。

腹中传来饥饿。

他取出苏婉晴备的油布包。

里面是炊饼夹着咸香的酱瓜。

顾铭小口吃着。

隔壁考舍传来抓耳挠腮的叹息。

“唉……”

顾铭充耳不闻。

细嚼慢咽。

吃完将考篮置于案下。

伏案闭目养神。

阳光透过考舍顶棚缝隙。

落下斑驳光点,在他眼睑上跳动,晒得他暖洋洋的。

不知不觉,他竟真的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

梆子声将他惊醒。

“铛——铛——”

已是未时正。

顾铭直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

取出水囊饮了一口清水。

展开第二份卷子。

律法题。

这比府试的案情要复杂两倍不止。

白纸黑字,罗列着数条人命纠葛。

“临水县民张成……”

顾铭轻声念出。

“状告乡绅李茂……”

“侵夺田产,逼死其父张老栓……”

“李茂反诉张成……”

“借贷纹银五十两未还……”

“并有中人王五画押借据为证……”

“张成辩称……”

“借据乃李茂伪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5章怎么赈灾?筷子浮起,人头落地!(第2/2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