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第一卷 第26章 安军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26章 安军心!(2 / 2)

他们都清楚边军困境。

知道他们寒冬衣不蔽体,夏日粮不饱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26章安军心!(第2/2页)

如今陛下亲开此言,几乎等于抚恤天下兵心。

“所需银两,户部与兵部核算便是。朕召你们前来,不为此事。”

四人对视,不明所以。

“都言我大明兵卒皆是穷途无路之人。

投军不过为一口饭吃。

错!

军人,乃国之骨!

军强则国存,军弱则国亡!

所以军人应享真正之特权,参军之家才该是大明最受敬重之人。

前线儿子丈夫流血,朕不许他们的家人再流泪!”

王承恩给四人递上陛下草拟的军律与优抚令。

孙承宗展开一看,神情陡变。

他看完后整理了一下衣袖,双膝重重跪地。

“臣,代一百七十万明军,叩谢陛下隆恩!”

随即李邦华、郭允厚、张维贤齐齐叩首。

优抚令一旦昭告天下,足以改写大明数百年军人地位。

优抚令首先便是把军人的月俸翻倍。

然后就是各种特权。

参军之家,父母免徭,田税减半;

阵亡之家,孤寡入学免例钱;

凡辱英魂、侵孤夺田、欺军人家者,皆斩立决!

……

孙承宗的手在微微发抖。

那一连串斩立决,每一条都像是砍在了他心里最柔软之处。

崇祯语气平静。“他们值得,这个国家是他们用命在填。

那些居庙堂者反视以轻贱。此风必除之!”

崇祯冷笑一声:“去他妈的好男不当兵。

从今日起,朕要让天下人知,参军是荣耀!”

孙承宗、李邦华、张维贤三人本就是带兵之人,此刻最为激动。

郭允厚虽然也激动,可毕竟没经历过战场历练,对军人铁血差点意思。

崇祯看向郭允厚。

“朕听闻军饷出了户部,先少一半。

出了京,再少一半。

到兵卒手中,不足一成?

郭尚书,此言虚乎?”

郭允厚心头一震,忙叩首,“陛下,臣不敢欺。

饷银出太仓后,户部失其主导。

接手之人不顾法度,若户部欲查,外赋便堵于京外,粮绢腐坏,臣等唯有睁眼闭眼。”

崇祯眯眼,“如此明知有弊,何不上奏?”

郭允厚苦笑,“臣上奏多次……然勋贵阻力太大……”

“你是说,东厂在上下其手?”

郭允厚怔住,他是说勋贵贪腐。

紧接着他就懂了,陛下这是要动东厂!

他跪地高呼,“是!臣弹劾东厂上下其手,贪墨军饷,胁迫户部官员!

请陛下彻查!”

“传旨!命方正化彻查东厂败类。

命魏忠贤押饷北上。

若再有贪墨军饷者,夷其三族!”

东厂必须动,但不能一网打尽。

这支游离于朝堂体制之外、以暴力维系的机构,崇祯仍有用得着的地方。

可其中的污秽,必须清理。

这不仅是整顿,也是一个姿态。

给朝臣、给勋贵、也给天下人看的姿态。

既动朝臣、动勋戚,若独独放过东厂,迟早会惹出更大的祸端。

众人纷纷告退,只余孙承宗一人留在御书房。

“陛下将魏忠贤遣往边关,恐怕不仅是为押运军饷吧?”

崇祯略一点头,“军中积弊太深,辽东大营尤甚。除了魏忠贤,还有谁能去做这些脏活?”

孙承宗闻言,只能苦笑颔首。

军中裙带盘根错节,他心知肚明。

若由自己出手,轻则寒众心,重则前线哗变。

但魏忠贤不同。

此人恶名在外,手中握着无数人的把柄。

若有人敢起异心,他必拿其父母家人问罪。

无人敢轻起叛逆之心。

也正因这份威慑,朝野上下无人与之比肩。

崇祯此举,可谓一箭双雕,一面清理军中污秽,一面昭示皇恩。

当魏忠贤把提高军人地位、军饷翻倍的圣旨带到军中,必能稳定军心。

同时也方便清除军中腌臜。

而魏忠贤自己,也明白此番押运之责非比寻常,饷银一分不得动。

更深一层,陛下借此向朝中老臣们示意,魏忠贤已是工具,不必再将精力耗在他身上。

在朝为官,要听懂陛下所说的同时,也要听懂陛下没说的。

因此,今日御书房中无人再提魏忠贤,押运军饷之议,也无人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