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章 反了!(1 / 2)

第一卷第38章反了!(第1/2页)

中华千年王朝,天灾无数,赈灾自然也无数,可真能救下来的寥寥无几。

所谓赈灾成功,不过是饿死一半,苟延残喘一半而已。

饿死了,灾民也就不再是灾民,自然赈灾成功。

和珅曾言,只救能救之人。

不能救的,一口糠都不给。

古语有云,“灾民,还是人吗?”

赈灾,看似是仁政,但真正做起来,却难如登天。

赈灾第一难,是贪。

灾年之贪,比平日更甚。

平常死一人要惊动衙门,大灾之年,人命如草芥。

米中掺沙,粥里兑水,一石粮能分成十石用于赈灾。

甚至有人把米倒进稀泥里搅拌,再煮粥赈灾,名曰甄别法。

能吃者乃真灾民,吃不下的,便是冒名顶替者。

更狠的,往粥里狂撒粗盐。

那粥咸得舌根发麻,喝不下自然省粮。

一日两餐改成一餐,粥锅里米粒少得能数得过来。

贪官赈灾的手法多到能编一部《贪经》。

若真一路走一路杀贪官,那赈灾未完,陕西早就饿殍遍地。

崇祯明白,靠一步步施粥救人,救不过来。

袁可立自然也明白。

那样做,只会被贪官反借朝廷的名义继续敛财。

赈灾成了他们谋利的工具,

到头来,只会越救越灾,越救越乱。

于是,袁可立做了一场局。

一场阴狠无比的局。

商贾背后皆有朝臣。

只要朝廷拨银百万入陕西,下令调粮。

那些商人便会闻风而动,蜂拥入陕。

他沿途设卡,杀官安民,现银结算。

给商人最安全的经商环境。

又命史可法组建护卫队,要求商人将物资粮食分送到遍布全陕的指定点。

设卡,不只是护卫。

更是记录。

记录谁送了粮,谁结了银,走哪条路,几时离陕。

孙传庭只需依图索骥,便能一击必中。

军队分成几十股也不会乱,更无人敢贪。

那账册,既是导航,也是铁证。

少了一两银,他都能查出来是谁吞的。

史可法的护卫队,就是他的信使与坐标。

哪怕商队改道、延误日期,也能传回准信。

文臣杀人,远胜武将。

这些还只是开胃小菜。

他在上奏陛下的密折中,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秦王当除,罪,臣任之,陛下允,即可。”

意思再明白不过。

若想让陕西真正改变,必须先除秦王。

但这恶名不能落在陛下头上。

老臣来担,只要陛下默许即可。

……

“贼人王二所为,实乃秦王暗中指使”,传遍陕西的那一刻,整个西北彻底炸了。

那百万两白银是陛下给的救命钱。

不仅拨银,更免陕西三年赋税。

不仅免赋,更募兵数十万,军饷翻倍,军人之家得优待。

甚至连徭役都被严令禁止,只为让陕西百姓能活下去。

百姓皆知,陛下苦心孤诣,为的不过是给陕西百姓一条活路。

可他们没想到,唯一的活路竟被他们供养了两百多年的秦王给断了。

“怪不得王二敢杀官造反,原来是秦王在背后撑腰!”

“怪不得陕西的官都护着那贼子,原来是秦王的私党!”

愤怒像火山一般爆发。

秦王,昔日百姓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此刻,成了断他们活路的仇人。

畏惧被愤怒取代,忠诚被恨意吞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38章反了!(第2/2页)

那一刻,秦王不再是藩王,而是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