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默默听着,手指在地图上苏浙地区缓缓划过。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白莲教”与“漕运”两个关键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七章南国惊雷(第2/2页)
“莲尊教……白莲教……”她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殿下,顾大哥,你们可还记得,前朝那信奉‘赤莲秘术’的皇帝?‘赤莲’、‘白莲’、‘莲尊’……这绝非巧合!白莲教,很可能就是莲尊教在中原蛰伏、伪装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其用来蛊惑民众的外壳!”
这个推断让在场所有人背脊一凉!如果白莲教真是莲尊教的马甲,那其在东南的叛乱,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不再是简单的民变,而是有着严密组织、邪恶教义、且可能与境外势力勾结的全面颠覆!
“至于漕运……”林雪指尖点着运河线路,“漕运乃京师命脉,亦是朝廷调兵遣将、输送钱粮的大动脉。梗阻漕运,等于掐住了朝廷的喉咙。此事,恐怕也不仅仅是天灾和水匪那么简单。莲尊教经营多年,在运河沿线定然有众多隐秘据点,此次不过是趁机发难,与白莲教、倭寇遥相呼应。”
她的分析,将东南乱局的碎片拼凑起来,勾勒出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图景——一个以莲尊教为核心,勾结内外,利用天灾人祸,意图同时扰乱帝国边疆与腹心,最终颠覆江山的巨大阴谋!
“好狠毒的算计!”一位阁老捶胸顿足,“北疆牵制我精锐,东南动摇我根基!这是要将我大明置于死地啊!”
朱常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局势虽危,但既已看清对手伎俩,便有了应对之策。北疆有孙卿整顿,暂可无忧。当务之急,是稳定东南!然,派何人前往,以何策平乱?”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林雪身上。
北疆之策,屯垦安民,练兵破敌,皆出自她手。如今东南局势之复杂,尤胜北疆,非大智大勇、且能洞察莲尊教本质者不能应对。
林雪感受到众人的目光,抬起眼,迎向朱常洛复杂而充满信任的眼神。她知道,自己无法置身事外。北疆的玄冰之力初试锋芒,或许,正是为了应对南方这更加诡谲的战场。
她缓缓起身,清冷的声音在密室内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殿下,臣妾愿往东南。”
朱常洛瞳孔微缩,下意识地想拒绝。东南局势糜烂,凶险莫测,他如何舍得让她亲身涉险?
但林雪的目光坚定如铁:“白莲教既与莲尊同源,臣妾体内玄冰之力,或可克制其邪术。且臣妾出身江湖,对绿林手段、民间情弊有所了解,或可更快厘清乱局,找到症结。北疆新军已成,有孙大人在,可保无虞。东南……需要一把能斩断乱麻的快刀。”
她顿了顿,看向顾清风和韩奎:“顾大哥熟知江湖,韩大哥勇猛善战,可随我同行。”
顾清风毫不犹豫:“顾某义不容辞!”
韩奎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殿下放心!有老子在,定保太子妃娘娘周全!杀他个人仰马翻!”
朱常洛看着眼前三人,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般不舍与担忧,重重一拍案几:
“好!便以太子妃林雪为‘钦差巡察使’,总督东南平乱事宜,赐尚方宝剑,准便宜行事!顾清风、韩奎为副使,协助太子妃!孤再调拨两千禁军精锐,随行护卫!”
他走到林雪面前,深深地看着她,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
“一切……小心!孤在京城,等你凯旋!”
林雪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臣妾,定不辱命。”
没有更多儿女情长的告别,形势紧迫,刻不容缓。
次日,一支轻装简从,却代表着帝国最高意志的钦差队伍,便悄然离开了京城,冒着渐渐沥沥的春雨,向着那片烽火连天、迷雾重重的江南之地,疾驰而去。
北疆的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南国的惊雷已然炸响。一场关乎帝国命运,也关乎古老正邪之争的更大风暴,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拉开了血腥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