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渊看了一眼:“那是移动雷区。根据日军进攻路线,我们会适时调整布置。“
赵启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便在这时,江对岸突然传来炮声。观测兵立即报告:“日军开始例行炮击!“
阵地上顿时一片忙碌。游击第五旅的士兵们熟练地进入防炮洞,而警卫旅的官兵则显得有些慌乱。
“不要慌!“谢文渊的声音镇定自若,“这是日军的日常骚扰,炮击范围主要集中在滩头阵地。“
果然,炮弹大多落在江滩上,激起冲天的泥沙。十分钟后,炮击停止,阵地上又恢复了平静。
赵启明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谢旅长真是料敌如神。“
“挨打挨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谢文渊的语气依然平淡。
交接进行到第二日,矛盾开始显现。警卫旅的参谋对游击第五旅的很多做法提出质疑,特别是对周慕云主持的政治宣传工作颇多微词。
“战地剧团?士兵识字班?“一个年轻参谋翻看着文件,语气中带着不屑,“这些与作战有何关系?“
周慕云推了推眼镜:“提高士兵文化水平,才能明白为何而战。“
“有这时间,不如多练练枪法!“
谢文渊正要开口,赵启明抢先呵斥道:“不得无礼!周主任是军政部认可的政治工作专家。“
然而他眼神中的闪烁,没有逃过谢文渊的眼睛。
傍晚时分,谢文渊正在整理文件,程启明匆匆进来,脸色凝重:“旅座,刚得到消息,军统的人在调查老周。“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下午。赵旅长的一个参谋,向军统提供了老周经常出入的那个村子的信息。“
谢文渊放下手中的文件,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长江上,江水泛着血色的光芒。
“通知老周,今晚就离开。“
“可是交接还没完成...“
“这是命令。“
深夜,谢文渊独自来到江边。江水滔滔,奔流不息,就像这场战争,从不为任何人停留。他想起这些年来牺牲的将士,想起那些默默支援战事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旅座。“身后传来老周的声音。
谢文渊转身,看见老周背着简单的行囊,依旧是那身破旧的蓑衣。
“都要走了,还来道别?“
老周笑了笑:“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
两人并肩望着江水,良久无言。
“那个村子...“谢文渊终于开口。
“放心,都安排好了。“老周的声音很轻,“乡亲们知道该怎么做。“
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老周整了整行装,向谢文渊郑重地敬了个军礼:“保重。“
“保重。“
望着老周消失在晨雾中的背影,谢文渊久久伫立。他知道,这次防务交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部队轮换,更意味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变化即将开始。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他转身走向阵地。今天将是交接的最后一天,之后,他和他的将士们就要离开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开赴新的战场。
长江的涛声在身后回荡,如同这片土地永不屈服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