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琴继续道:“再减去每月50万的人工成本。”
“还有鸡舍维护、饲料采购、防疫药品等费用……”
“每个月的净利润其实没多少,回本周期会很长。”
牛大壮听得很认真,等李慧琴说完,他却摆了摆手:
“你这么算太复杂了,咱们别纠结前期总投入。”
“就说一只鸡从孵化到出栏,扣除直接成本,能赚多少钱?”
“直接成本的话,一只鸡苗加上饲料、水电,大概8到10块钱。”
李慧琴随口答道:“但这只是直接成本,没有计算其他。”
“比如前期鸡舍建设、设备采购这些固定成本还没分摊呢。”
“最关键的是,规模这么大,我们必须考虑回本时间……”
“分摊什么?”牛大壮打断她,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一只鸡成本10块,卖120块,那一只就能赚110块啊!”
“我算术不好,但这个账肯定没错,赚这么多还想怎么样?”
李慧琴无奈地苦笑:“大壮弟弟,账不是这么算的。”
“固定成本也是成本,要是不算进去,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
“而且实际销售中,价格未必能稳定在120块。”
“万一市场波动,利润空间还会压缩。”
“那有什么关系?”牛大壮满不在乎。
“三个月后每月出栏15万只,每只赚110块,一个月就能赚1650万。”
“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回本,剩下的不都是纯利润?”
李慧琴感觉自己被牛大壮绕进了死胡同,她揉了揉太阳穴,耐心解释:
“您忽略了很多变量,比如1000个鸡舍不可能同时投入使用。”
“建设、鸡苗孵化都需要时间,得循序渐进;”
“而且几十个人管理1000个鸡舍,根本忙不过来。”
“后期肯定要加人,人工成本还会增加;”
“还有瘟疫风险,一旦爆发,可能会面临全军覆没,这才是最大的损失。”
这些都是李惠琴过往养殖中遇到过的问题,也是大型养殖场最棘手的难题。
她之所以能在沿海把养殖场做起来,靠的就是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防疫措施。
但即便如此,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牛大壮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
只是他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灵雨术。
只要定期用灵雨浇灌养殖场,不仅能净化环境、减少疫病。
还能促进鸡苗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关键还能提升野山鸡肉质。
但这个秘密他不能说,只能在心里盘算:
有灵雨术加持,瘟疫问题基本能解决,养殖效率也会提升。
所以,说半天,李慧琴担心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事儿。
至于销售,他也有自己的计划,牛大壮当即说道:
“销售方面不用愁,桃源超市可以增加野山鸡的铺货量。”
“在营销方面,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单价,薄利多销;”
“桃源酒店可以推出以野山鸡为核心的特色菜品。”
“比如清炖山鸡、山鸡火锅,肯定能吸引顾客。”
“等口碑打响了,再拓展外地渠道,慢慢把‘桃源野山鸡’的品牌做起来。”
见牛大壮态度坚决,李慧琴也不再争辩。
她知道老板已经拿定主意,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把管理做好,降低风险。
“那行,咱们就按您说的来。不过1000个鸡舍不用一下子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