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心月的招式沉稳有力,带着多年习武的功底,而李逸的招式虽完全相同,但却是多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每一个动作都仿佛蕴含着某种韵律,气息也比往日沉稳了许多。
秦心月心中满是惊讶,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李逸的变化。
五轮《气合拳》练完,李逸又试着打了第六遍,心里期待着熟练度能继续上涨,可系统却毫无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八章:漂亮的妻子和无能的我(第2/2页)
“爸爸!不是吧?一天就固定5点熟练度?那500点熟练度岂不是要一百天才能攒够?”李逸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转念一想,秦心月自幼习武,修炼多年也才堪堪达到如今的水准,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升,已经算是逆天,也就释然了。
吃过早饭李逸就开始忙碌起来,今天他要着手制作豆腐!
提前泡了一夜的黄豆,已经吸足了水分,胀得圆滚滚的,李逸把它们倒进大木盆里,仔细挑拣出里面的坏豆和霉豆。白雪儿蹲在一旁看着,还以为他又要做豆芽。
炕头的十个木桶里,全是发酵好的老面,随着时间推移,那种独特的酸香味儿几乎弥漫了整个屋子,发酵效果也越来越好。每次蒸馒头需要放的老面越来越少,却能做出更多更松软的馒头。
张绣娘和陈氏也早早过来,两人轻车熟路地开始磨面、烧水,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脸上满是对好日子的憧憬。
院墙外.....
一个脑袋正扒着围墙的豁口探头探脑,正是张绣娘的邻居大张寡妇。
最近一段时间,她眼看着张绣娘的气色越来越好,每天乐滋滋地往李三家跑,心里早就犯了嘀咕:“这张绣娘也太不害臊了,天天往男人家跑,还带着两个孩子,指不定在里面干些什么呢!”
今天,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偷偷跟了过来。
这一探头,顿时被院子里的景象惊呆了,院子里不仅有张绣娘和陈氏,还有一头高大的骡子,李三正围着奇怪的圆石头转来转去,不知道在忙活什么。
大张寡妇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心里暗暗琢磨:这李三肯定是发了大财,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新奇玩意儿,连王赖子的疯婆娘都穿着冬衣干活,哪里还有半分疯癫的样子?
秦心月最先察觉到了院墙外的动静,她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屈指一弹,一块拇指大的石子嗖地飞出去,精准地打在围墙顶端,溅起一团干土正好迷了大张寡妇的眼睛。
“哎呦呦!谁啊!”
大张寡妇疼得揉着眼睛,连连后退,再也不敢偷看,灰溜溜地跑回了家。
李逸抬头看了秦心月一眼,笑着说道:“心月,不用理会这种人,等来年开春,咱们把围墙再加高些就是了。”
说完,他将泡好的黄豆端到石磨旁边,又拿了一个空木盆放在石磨下方接豆浆。
做好准备后,李逸先用清水把石磨冲洗干净,然后抓起一把泡发的黄豆,放进石磨上方的圆孔里,双手扶住木柄,腰腹发力,缓缓转动石磨。转了两圈,他又舀了一勺清水淋进去,继续转动石磨。
黄白色的豆浆顺着石磨的缝隙缓缓渗出,滴落到下方的空木盆里。
“唉?夫君,这怎么磨出汁水来了?”
白雪儿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她还以为,磨出来的会是和面粉一样的粉末。
张绣娘和陈氏也围了过来,看着不断渗出的豆浆,脸上满是新奇。
“三兄弟,你这又是要做啥新鲜吃食啊?”张绣娘笑着问道,眼里满是期待。
“今天给你们弄个更新奇的,保证你们从没吃过!”李逸故作神秘地笑了笑。
“三叔最厉害了!”豆子也凑了过来,仰着小脸,看李逸的眼神里全是崇拜。
耗费了两个多时辰,李逸才把所有泡发的黄豆都研磨完毕,足足得到了两大盆黄白色的豆浆。不过,这豆浆里还混杂着不少豆渣,需要过滤才能变得细腻。
李逸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他制作了长方形的木框,把厚实的麻布铺在上面,用绳子固定好,做成一个简易的滤网,这是第一道过滤,先把粗豆渣筛出来,正好可以给大骡子当饲料。
细腻的豆浆顺着麻布渗下去,留在滤网上的粗豆渣李逸他收集起来,倒进了骡子的食槽里。
紧接着,他又拿出更细密的纱布,铺在另一个木框上,进行第二次过滤,把麻布过滤不掉的细渣彻底筛干净。
白雪儿踮着脚尖,好奇地看着豆浆顺着纱布的纹路缓缓渗出,细腻的汁水在木盆里泛起细密的泡沫,空气中渐渐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豆香,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过滤完毕,李逸把两大盆纯净的豆浆都倒进了大铁锅里,生火煮沸,这一步很重要,既能去掉生豆子的腥味,还能杀菌消毒。
趁着豆浆煮沸的功夫,李逸拿出买回来的生石膏,用温水调成了一碗乳白色的卤水,这是豆浆制作成豆腐的关键。
点卤的火候和用量都得拿捏精准,加少了豆腐不成型,加多了又会出现硬块影响口感。
李逸虽然脑子里有理论知识,可毕竟是第一次实践,只能小心翼翼地少加勤加,密切观察豆浆的变化。
锅里的豆浆渐渐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浓郁的豆香弥漫了整个院子。
豆子和白雪儿蹲在锅灶旁,小鼻子不停地嗅着一脸陶醉的模样,下意识地吞咽口水动作几乎完全同步。
李逸看他们俩馋猫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拿起两个粗瓷碗,从锅里盛出两碗热气腾腾的豆浆。
“这是豆浆可以直接喝,等凉一点你们尝尝。”
想起小时候,奶奶做豆腐时总会给李逸盛一碗滚烫的豆浆,加两勺白糖,那味道是他童年最温暖的回忆。可惜眼下条件有限,白雪儿和豆子只能喝最原始的原味豆浆。
这个年代,既没有白砂糖,也没有冰糖,只有一种甜度很低的饴糖,除此之外就是蜂蜜那是贵族和富户才能享用的。
荒年里,农户们连粟米都吃不饱,哪里有闲心研究粮食的衍生品。就像王记酒肆卖的粟米酒,明明没什么酒味,却依旧是普通人喝不起的奢侈品。
白雪儿、豆子和大丫眼巴巴地看着两碗热气腾腾的豆浆,李逸又找了两个碗,把豆浆匀成四碗,然后继续盯着锅里的豆浆,观察点卤的时机。
“小婶婶,凉了吗?可以喝了吗?”豆子吸了吸鼻子,忍不住问道。
白雪儿端起碗,把鼻子凑近碗沿嗅了嗅,觉得这味道比想象中还要香。
她对着碗沿呼呼吹了几口气,等温度稍微降下来一些,才试探着喝了一小口。
淳厚的豆香在口腔里炸开,细腻的豆浆顺着喉咙滑下去,暖烘烘的,带着一丝淡淡的清甜,完全没有生豆子的腥味。
白雪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圆圆的眸子里闪着光,连忙对豆子和大丫点头:
“好喝!特别好喝!”
说着,她端起碗跑到李逸面前,献宝似的递过去:“夫君,你也尝尝!”
李逸接过碗,喝了一口,果然口感醇厚,豆香浓郁,就是少了点甜味。
他笑着点点头:“嗯,味道不错。”
紧接着,白雪儿又端着碗去找了于巧倩和秦心月,把剩下的一碗给了张绣娘和陈氏。几人尝了一口,都忍不住眼前一亮,纷纷称赞。
浓郁的豆香在院子里久久不散,李逸盯着锅里的豆浆,准备开始点卤,属于他的第一块豆腐,即将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