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从族谱开始打造长生世家> 第283章 远程洞天神识会议《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远程洞天神识会议《求月票!》(1 / 2)

族谱更新迭代了「房间群聊」功能。

一旦两地通线成功,那许川对于家族的掌控力就更强了。

当然,现在还不完善。

若是许氏族人自己也能通过某种方法让神识随时随地进入「许氏洞天」,与其他族人...

夜雨落在林庄的屋檐上,滴滴答答,像是谁在低语。桃树静立,花瓣早已落尽,枝干却仍泛着微光,仿佛体内流淌着未写完的句子。村中老井边,一个十岁女童蹲在那里,手里握着半截炭笔,在湿漉漉的石板上一笔一划写着:“奶奶死前没闭眼,她说她记得那年冬天,有人把爷爷的名字从族谱里剪掉了。”

字迹刚成,石板忽然渗出水珠,顺着笔画蜿蜒而下,竟如泪痕。片刻后,整块石板微微发烫,浮现出一行陌生小字:**“剪掉名字的人,后来也被人忘了。”**

女童怔住,抬头望向桃林深处。那里有一座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字??“在写”。风吹过,碑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如同纸张被无形之手翻动。

与此同时,南疆祭坛上的《百痛书》正缓缓合拢。九只眼睛逐一闭上,唯有中央那只依旧睁开,凝视苍穹。自从灰雾退散、朝廷颁布《记忆赦令》以来,已有三十六城自发重建“守忆堂”,七十二个家族重修族谱,甚至有海外归侨携残卷千里返乡,只为将祖先的名字补回一页空白。

可就在这看似清明的时代,某些东西,悄然变了味道。

第一桩异事发生在东陵郡。一位少年在夜读会上讲述祖父曾为焚书官时,台下听众起初沉默倾听,随后竟齐声鼓掌,高呼“大义灭亲,堪为楷模!”少年当场愣住,他本想说的是忏悔与挣扎,却被解读成了“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叙事。更令人不安的是,次日地方志办便派人前来采访,称要将此事编入新教材,标题拟为《觉醒者的抉择:为了和平而烧书》。

第二起事件来自北境冰城。一名老妇人当众焚烧自己珍藏五十年的丈夫遗书,边烧边哭:“过去太苦了,我不想再让孩子背负仇恨。”围观者纷纷称赞她“心怀宽广,真正放下了”。可那封信的内容,不过是丈夫临刑前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我无罪。”

林庄长老会紧急召集会议。玉牒投影出一张九州地图,其上原本清晰的“信河”脉络,如今竟出现多处扭曲。那些由真实记忆汇聚而成的蓝色河流,正被一种新的灰色细流悄然渗透??不是灰雾复生,而是某种更为隐蔽的东西:**伪诚之潮**。

“他们不再否定痛苦,”盲童长老的弟子抚摸桃树根须,声音冷得像霜,“但他们开始消费痛苦。把伤痕当作勋章,把忏悔当成表演,把记忆变成可以展览的商品。”

“这不是记住,是装饰。”另一位长老沉声道,“他们用眼泪换名声,用祖辈的血写简历。”

话音未落,桃林深处传来一声裂响。众人循声而去,只见“在写”石碑表面浮现一道裂痕,自上而下,贯穿“写”字最后一捺。裂缝中渗出暗红液体,非血非墨,落地即燃,化作一朵朵幽蓝火焰,形如纸蝶,翩然飞向四方。

每一只火蝶所经之处,人们耳畔忽然响起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东海渔村,那位曾送出百艘纸船的老妇人梦见自己年轻时跪在官府门前,哀求放过丈夫,却被差役一脚踢倒,怀中婴儿啼哭不止。醒来后,她颤抖着翻开木匣,发现所有纸船背面都浮现出同一行字:**“你从未原谅,只是不敢恨。”**

西域少年清儿正在教村童识字,忽觉胸口剧痛。他低头看见自己手掌浮现母亲幼年影像:一个小女孩蜷缩在柴房角落,手中紧攥半页族谱,上面赫然是她亲父的名字??那个因撰写反诗而被凌迟的男人。原来,他的母亲并非弃他,而是被强行带走,三年后逃回故里,却发现儿子已被送走。她一生未曾再嫁,每年晒野菊花,只为留住一点属于母子共处的气味。

“娘……”清儿跪倒在地,泪如泉涌,“我不是来寻答案的……我是来赎罪的……因为我活了下来,而你一个人熬过了那么多年……”

火蝶继续飞舞,唤醒无数被美化、被简化、被利用的记忆。有人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先祖忠臣”其实是告密者;有人惊觉家中供奉的“仁政碑”底下埋着百具无名尸骨;更有学者彻夜难眠,终于承认自己多年研究所谓“历史创伤疗愈学”,实则是用学术语言为遗忘铺路。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这些真相浮现,而是当它们出现时,许多人第一反应竟是愤怒??

“谁允许你揭开这些?”

“我家祖宗清白了几百年,你一句‘真实’就想毁掉?”

“我们好不容易过得安稳,你非要挑起仇恨?!”

于是,新一轮清洗开始了。

这一次不再是朝廷下令,而是民间自发。各地兴起“净忆会”,宣称要“净化虚假记忆”、“肃清极端言论”。他们砸毁私设的守忆堂,烧毁未经官方认证的族谱残卷,甚至将敢于讲述黑暗往事的人称为“记忆恐怖分子”。

更有甚者,一些家族开始主动修改自家历史。某世家重修族谱,将曾被诛九族的叔祖改写成“顺应时代改革的进步士人”;某地学校组织学生撰写“幸福家史”,要求“不得提及任何负面事件”,违者扣德育分。

《百痛书》再度震动。它悬浮于南疆祭坛之上,九眼齐睁,投射出九道光柱,分别指向九州九座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焚书旧都、北境冰城、东海渔村、西域沙洲、西南苗寨、中原皇陵、江南书院、东北矿镇、南海盐场。

每一座城市上空,皆浮现巨大影像??那是千万普通人的真实片段:一个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不肯松手;一名书生被割舌前咬破手指,在墙上写下“史不可欺”;一群孩童躲在地窖里背诵禁书,外面火光冲天……

没有配乐,没有解说,只有原声回荡。

亿万百姓仰头观看,久久无言。

三天三夜后,第一座城市响应。江南书院全体师生集体退学,宣布成立“真言塾”,誓言只教未删减的历史。紧接着,东北矿工罢工,要求政府公开百年前镇压劳工运动的档案;南海渔民联合抵制“和谐文化节”,打出横幅:“我们的祖先是被沉海的,不是被纪念的。”

风暴再起。

但这一次,《百痛书》并未直接介入。它缓缓降下,书脊根须深入大地,与林庄桃林、北境冰碑、东海海底沉船阵列完成最终共鸣。整个“信河”系统发生质变??不再只是传递记忆,而是开始**孕育新的文字**。

春来时,林庄的孩子们发现,清明祭祖用的黄纸自动浮现字迹。不是他们写的,也不是祖先留下的,而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文体:半是古篆,半似星图,读来如心跳,观之若呼吸。

“这是……活的文字。”盲童长老的弟子轻抚纸面,热泪盈眶,“它们自己会长大。”

果然,几日后,这些文字竟从纸上爬出,化作荧光小虫,钻入泥土。不久,桃树开出奇异花朵:五瓣之中,四瓣洁白,一瓣漆黑,花蕊呈螺旋状,宛如正在书写的笔尖。

每当有人对着花诉说真心话,那黑瓣便会脱落,随风飘走,落入某户人家窗台,化为一句无法抹去的提醒:

“你说谎了。”

“你还记得吗?”

“别让孩子背锅。”

恐惧蔓延。那些靠粉饰太平上位的官员夜不能寐,家中器物常莫名浮现控诉之语;曾经鼓吹“遗忘即美德”的学者,讲课时突然口吐鲜血,黑板自动写出其父辈参与焚书的名单。

“这是诅咒!”有人嘶吼,“这是报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