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长安来使(1 / 2)
第18章长安来使(第1/2页)
“主公,这套剑法狠辣无情,招招夺命,是杀伐剑术,必须在血雨腥风中磨练,才能达至巅峰!”
丘处机一袭青衫,手持玄霄剑立于朱府庭院之中,剑鞘上云纹流转,隐隐有清越剑鸣透出。他乃全真七子中的翘楚,长春子之名响彻江湖,剑术早已臻至化境,举手投足间自有仙风道骨,周身萦绕的东华帝君虚影缥缈出尘,却又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这般境界,纵是寻常柴刀木棍到了他手中,也能化为追魂夺命的利器,更遑论这柄饱饮过无数鲜血的玄霄名剑。
朱睿负手而立,目光掠过庭院中被剑气斩断的松柏,缓缓点头。他自然知晓这套剑法的霸道,招招直取要害,式式蕴含杀机,确是纵横沙场、快意恩仇的绝世剑技。可他身为涿州之主,麾下聚揽了无数华夏侠客,坐镇一方水土,护佑万千生民,行事需顾及大局,岂能如江湖草莽般终日沉溺于杀戮之中?这般杀伐之术,于他而言,终究是少了几分契合。
奈何朱府珍藏的剑法典籍,多是些寻常武学,招式平平,难登大雅之堂,根本入不了他这位穿越而来、心怀天下的枭雄之眼。此刻他心中唯有一念,便是盼着《中华群侠录》能再显神威,召唤一位剑道大能降临,也好为自己指点迷津。华夏江湖,剑术高绝之辈如繁星璀璨,若得其一亲授,自己的剑法修为必定能一日千里,届时纵横天下,又多了几分底气。
“公子!”
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庭院的静谧,高万禄大步流星奔来,面皮涨得通红,眉宇间满是按捺不住的狂喜,连带着脚步都有些踉跄。朱睿见他这般模样,不禁眉头微挑,心中暗忖,高伯跟随朱家多年,向来沉稳持重,今日却如此失态,定是有天大的好事。
“高伯,何事这般欣喜?”朱睿语声平和,眼底却已闪过一丝期待。
高万禄躬身行了一礼,目光瞥了眼身旁静立的丘处机,随即凑近几步,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激动:“公子,长安来旨意了!朝廷的旨意到了!”
“朝廷旨意?”朱睿先是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浅笑,悬着多日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自打击退瀛州那帮逆贼的进攻后,他便暗中谋划此事,为了能得朝廷正式册封,稳固自己在涿州的根基,他不惜动用了父亲朱冕留在长安的最后一层关系——兵部侍郎韦贯之大人。
十年前,韦贯之尚未身居高位,奉命前来卢龙调查一桩贪腐大案,却遭奸人暗算,身受重伤,险些丧命。幸得朱睿之父朱冕仗义出手,不仅救了他性命,还助他躲过追杀,顺利完成差事。韦贯之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十年来对朱家感恩戴德,但凡朱家有求,无不尽力相助。此次朝廷能降下旨意,朱睿心中清楚,韦贯之在其中定然是费了不少心力。
“公子,传旨的中使已在主厅等候多时了。”高万禄连忙提醒道。
朱睿颔首,整理了一下衣袍,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大步向着朱府主厅走去。这主厅乃是朱家世代传承之地,飞檐翘角直指苍穹,雕梁画栋极尽精巧,梁柱上缠绕的金龙栩栩如生,处处透着世家大族的庄重典雅,行走其间,便能感受到一股沉淀百年的威严之气。
“中使远道而来,朱某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刚踏入大厅,朱睿的目光便落在了右侧客位上的男子身上。此人头戴高帽,身着博冠,齐领束腰,一袭蓝色锦服做工考究,腰间悬挂着一枚玉佩,手中轻捻浮尘,正慢条斯理地品着香茗。他面容白皙,不见半分风霜之色,眉眼间带着几分宫中侍者特有的内敛与机警,一看便知是常年在天子身边行走之人。
“公子客气了。”王守澄放下茶盏,目光在朱睿身上扫过,声音稍显尖锐,却又带着几分刻意拿捏的平和。他身后立着四名孔武有力的护卫,皆是身披甲胄,腰悬利刃,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大厅内的每一个角落,神情肃穆,戒备森严。
“既然公子已然到了,便请接旨吧。”王守澄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卷淡金色的布帛,布帛之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盘龙图案,展开之际,一股雄浑厚重的王道威严四散而出,压得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涿州朱睿,接旨!”朱睿面容一肃,整理衣袍,双膝跪地,恭敬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