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在三国当键盘侠> 奇兵破重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奇兵破重围(2 / 2)

徐晃勒住战马,翻身而下。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面容刚毅,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显然长途奔袭也耗费了不少体力。他目光如电,先是扫过一片狼藉、尸横遍地的街道和城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能想象到,这座城池经历了何等惨烈的厮杀。随后,他的目光落在脸色苍白、浑身浴血却眼神坚定的林凡身上,又看了看一旁同样伤痕累累、却依旧挺直腰板的文聘,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二位将军苦战守城,力保江夏不失,辛苦了。”

他的声音洪亮如钟,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与沉稳,“某奉丞相钧令,星夜兼程而来,特来接应二位!”说罢,他刻意加重了“丞相钧令”四字的语气,目光扫过两人。

林凡心中一动,与文聘交换了一个眼神。丞相钧令?赤壁新败后,曹操忙于整顿内部,稳固北方,对荆襄之事已然无暇顾及,怎么会突然下旨让徐晃驰援江夏?恐怕未必是曹操的本意,更可能是曹丕借用了其父的名义,或者动用了某些特殊权限,说动了徐晃出兵。但此刻,这些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江夏之围已解,他们活了下来。

“徐将军,不知丞相近日身体安康?此次援军,是否还有后续?”文聘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试探着问道。他深知曹操的性格,若不是事态严重,绝不会轻易调动徐晃这等大将。

徐晃大手一摆,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此地非讲话之所,城外江东军虽已撤退,但难保不会去而复返。当务之急,是立刻肃清城内残敌,修补破损城防,救治伤员,稳定军心!林监军,文将军,速带某巡视城防,布置守御!”

“是!”林凡和文聘立刻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

有了徐晃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江夏城的防御迅速得到巩固。徐晃麾下的骑兵们虽然疲惫,但战斗力依旧强悍,他们分成数队,在城内展开清扫,残余的零星江东军被逐一肃清,藏匿在民房、巷道中的敌兵也被搜捕出来,彻底消除了城内的隐患。

同时,守军开始全力修补破损的城门和城墙缺口,木材、石块被源源不断地运到城头,工匠们连夜赶工,临时加固防御工事;军医们则忙着救治伤员,草药的气味与血腥气交织在一起,弥漫在城内各处;粮官们清点着剩余的粮草军械,虽然所剩不多,但有了徐晃带来的部分补给,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守军的士气更是为之一振,原本疲惫不堪的士兵们脸上重新有了血色,眼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有了徐晃这位名将坐镇,有了这支精锐骑兵的支援,江夏城再也不是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林凡与徐晃、文聘一同站在重归平静的城头,晚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吹散了些许血腥气。三人望着退至江心、依旧严阵以待的江东水军战船,以及城内正在清理战场、忙碌不停的士兵们,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林凡深深吸了一口气,胸口的闷痛感渐渐消散,他终于真正感觉到,自己……和这座饱经战火的江夏城,真的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命。

是夜,江夏城内一片寂静,唯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伤员**声,打破了夜的沉寂。临时帅府设在原林凡的衙署内,经过简单的清理,褪去了些许血腥气,烛火摇曳,映照着室内三人疲惫却无睡意的脸庞。

徐晃、林凡、文聘三人围案而坐,案上摆着几碟简单的酒菜,却无人动筷。连日的激战让他们身心俱疲,但心中的思绪却如同潮水般翻涌,难以平静。

“徐将军,今日若非将军神兵天降,星夜驰援,江夏恐已沦为江东军的囊中之物,林凡与文将军,以及满城军民,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此恩,我二人没齿难忘。”林凡端起案上的酒杯,郑重地向徐晃行了一礼,语气诚恳。

文聘也连忙端起酒杯,附和道:“徐将军大恩,我等永世不忘!”

徐晃摆了摆手,拿起酒杯与两人轻轻一碰,一饮而尽,神色凝重地说道:“林监军不必多礼。某此次前来,实是奉了……”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目光闪烁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子桓公子再三请托。公子言江夏危殆,林监军忠勇可嘉,乃是我军栋梁,不可不救。某亦是敬佩监军坚守之志,冒了些许干系,才星夜兼程赶来。”

果然如此!林凡心中了然,与文聘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曹丕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想必是自己之前散布出去的司马懿构陷、曹操病情等消息,被曹丕抓住了机会,不仅在许都扳回了一局,还成功说动了徐晃出兵驰援。

“子桓公子厚恩,林凡感激不尽。”林凡放下酒杯,沉声道,“只是,如今江夏虽暂解围困,但周瑜主力未损,撤军时依旧军容严整,显然是有备而退,日后必定会卷土重来,报复更烈。且城中粮草军械已近枯竭,伤员众多,兵力损耗过半,后续的补给与防御,依旧是难题。”

文聘也点头附和:“徐将军带来的两千骑兵虽精锐,但杯水车薪,若周瑜再度举兵来犯,仅凭我等现有兵力,恐怕依旧难以支撑。”

徐晃点了点头,显然早已考虑到这些问题:“监军与文将军所虑极是。某此次带来骑兵两千,粮草只够十日之用,此行意在解燃眉之急,并助二位稳定局势。至于后续的补给与援军,”他看向林凡,目光深邃,“子桓公子让某带话给监军,许都之事,已有转机。司马懿因‘泄露丞相病情’、‘构陷忠良’之嫌,已遭丞相申斥,暂时收敛锋芒,不敢再肆意妄为。杨修亦受牵连,被丞相责罚,势力大减。”

林凡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自己散布出去的消息,竟然产生了如此大的效果!曹丕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利用这些消息成功打击了司马懿和杨修的势力,暂时扳回了一城!

“不仅如此,”徐晃继续说道,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丞相对监军坚守江夏之举,颇为嘉许,认为监军忠勇可嘉,是可塑之才。”

听到这里,林凡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曹操的嘉许,意味着暂时的安全,至少能缓解曹操对他的猜忌。

“然,”徐晃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丞相对监军手中的‘火器’,兴趣更浓。公子特意叮嘱,此物威力巨大,关系重大,监军需早做决断。是献于朝廷,以固恩宠,打消丞相的猜忌;还是……另作他图,须得谨慎三思。”

林凡心中一凛。徐晃的话,既是提醒,也是最后的通牒。他手中的火器,是他能坚守江夏的底牌,是他的护身符;但同时,也因威力太过惊人,引起了曹操的忌惮,成为了悬在他头顶的催命符。献出去,固然能固宠,但也会失去最大的依仗;不献,曹操的猜忌始终难以消除,迟早会引来杀身之祸。

“林凡明白。”林凡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请徐将军回复子桓公子,林凡深知其中利害,必妥善处置,不负公子期望与将军驰援之情。”

徐晃深深看了林凡一眼,见他神色坚定,不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

夜色渐深,徐晃与文聘相继离去,帅府内只剩下林凡一人。他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夜空繁星,晚风微凉,吹动着他残破的衣袍。

危机暂解,但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周瑜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曹操的猜忌并未完全消除,只是被暂时的功劳和曹丕的运作压了下去;司马懿蛰伏暗处,如同毒蛇般等待着反扑的机会;而曹丕伸出的援手,也并非毫无代价,其中带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将他牢牢绑在了曹丕的战船上。

而他手中的“火器”,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下一步,该如何挥舞?是献出去换取暂时的安稳,还是留着作为与各方博弈的筹码?

江夏的血火暂时熄灭,但围绕着这座孤城,围绕着他手中的秘密,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