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洛阳大变起,刘备暗受密诏(求首订求月票)
平乐观,下军营。
大臣纷纷上表请立太子一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即便是离城十里外的平乐观也受到了影响。
帐中。
刘备正聚关羽丶张飞丶张辽丶张扬丶夏牟丶赵融丶冯芳七营校尉或假校尉商议军务,赵云丶许攸丶陈到丶刘辟丶何曼等亲信偏裨亦在帐中。
正商议间,人报上军营司马潘隐紧急求见。
刘备不由蹙眉:蹇硕十馀日不曾派人与我联系,今日怎忽然派潘隐前来?
示意众人安静后,刘备召潘隐入内。
一见到刘备,潘隐便高呼:「陛下急召刘校尉商议大事,请刘校尉速至游宫,不得有误。」
急召?
看来陛下的状况不容乐观啊!
刘备略微一思,道:「既是陛下相召,我自当前往。潘司马请至帐外稍待片刻,待我整军调兵后,再行前往。」
整军调兵?
潘隐吃了一惊,以为方才没表达清楚,遂又道:「陛下只召刘校尉入游宫,无需带兵前往。」
「潘司马这是在教我做事?」刘备的目光落向潘隐,气势犹如山岳一般压得潘隐抬不起头来。
潘隐心中惊惧,忙低头道:「末将失言,请刘校尉恕罪。」
刘备挥了挥手,示意潘隐退至帐外。
偷眼瞄了左右皆是冷峻的众人,潘隐心中更惊,忙转身往帐外而走,更不敢有半句废言丶
待潘隐退下,关羽按捺不住担忧,出声劝道:「大哥,眼下洛阳局势不明,游宫或也危险重重,不可轻往啊!」
张飞也出列道:「潘隐虽是上军营司马,但未必可信。方才竟敢让大哥孤身前往,着实可疑。不如暂留平乐观,以观动静。」
赵云丶张辽等人,也相继出列相劝。
局势不明的时候,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无妨。」刘备止住关羽丶张飞等人的劝说,道:「陛下急召,必有要事。
我又岂能不去?昔日我手中无兵时,尚且不惧;而今有兵有将,又有何惧?」
稍作思索,刘备便定下了前往游宫的方案,道:「二弟丶三弟丶四弟,你三人各引一千西园兵随我前往游宫,如有阻拦者,格杀勿论;文远,你引右营千人前往洛阳城西门接管城防,如有阻拦者,格杀勿论;其馀人等,留守平乐观,若无我军令,任何人不得擅离大营,违者立斩!」
两杀一斩,杀气凛冽,左校尉夏牟不由惊道:「刘校尉带四千人入洛阳城,还要接管西门城防,必会引起城内恐慌,事后陛下若是追究起来,恐对刘校尉不利。」
「夏校尉多虑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刘备仗剑起身,扫视众人:「我只说一遍。出了任何事,我一力担之;若违我将令,休怪我翻脸。」
受刘备的威势震慑,下方的夏牟丶赵融丶冯芳丶张扬皆是脖子一寒,低头不敢再言。
「出发!」
随着刘备的军令下发,平乐观的西园军快速集结。
张辽引右营在前,抢先一步入西门接管西门城防,城门校尉想要阻拦,直接被张辽一戟击飞。
「我乃西园军右校尉张辽,奉命接管西门城防,有敢阻拦者,立斩!」
骑着西域良马「灰影」丶扛着月牙戟丶穿着鱼鳞甲丶斜挂铁胎弓,张辽这个并州大汉在更换了武器甲胄坐骑后,整个人也与关张赵一般,雄壮得不似人。
再配上斜阳西下时映照的背景光晕,更显骇人!
连城门校尉都被一戟击飞不省人事,剩下的西门兵卒更是惊惧不敢阻拦。
片刻后,又见三千西园兵鱼贯而入,为首者正是西园军下军校尉刘备!
见此情景,西门附近,议论纷纷。
众人虽然谈话不一,但都预感到了洛阳有大事即将发生。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将军府。
刚刚调集一千兵马准备前往游宫的何进,惊得差点连缰绳都没握稳:「刘备派了千人接管了西门城防?还带了三千人前往游宫?潘隐不是说陛下只召刘备一人吗?他怎麽敢的!」
吴匡丶张璋二人也是愕然不已,他二人只调了精兵千人,本以为手到擒来,结果刘备就连接管西门城防的都有千人,带去游宫的更有三千人!
这还怎麽打?
「大将军...
」
吴匡丶张璋相继看向何进,脸上都有惊惧之意。
刘备摩下猛将众多,如今又有四千西园兵助阵,这洛阳城中谁敢掠其锋芒?
何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强忍内心的惊骇,呵斥道:「我们又不是去跟西园军厮杀的,又有何惧哉?先等辩皇子到了,再同去游宫。」
话虽如此,但吴匡丶张璋二人都看到了何进那下意识流露的惧意,不由心中更生不安。
而在另一边。
得知刘备带了三千人来游宫的蹇硕,也是惊得头皮发麻,忙出宫门询问:「刘校尉,我只让潘隐秘密召你入游宫,你为何带如此多的兵马?若让大将军得知消息,必会往游宫而来。」
「这不是重点。」刘备没有跟蹇硕解释,反问道:「陛下今日忽然急召,是为何故?」
想到刘备一贯的不拘常理,蹇硕也不再问,凑近低声道:「刘校尉,陛下因为何进等人的再次上表以及太学生在游宫外高呼「立皇子辩为太子,是为国本」,怒急攻心,病情更重了。」
「原本陛下是想调刘校尉将上表的大臣全都抓起来,但我怕牵涉太大不敢苟同,便极力劝阻陛下从长计议,又劝陛下采纳刘校尉之计,密诏西园军护送协皇子前往长安。眼下陛下已经答应此事,密诏也已拟好,只待刘校尉见了陛下后,便可执行此计。」
顿了顿,蹇硕又提醒道:「陛下病重,神志不太清晰,言语之间或会试探刘校尉忠心,刘校尉回话时务必谨慎。」
嗯?
试探?
都火烧眉毛了,竟还想着试探我?
还真是凉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