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这玩意儿便于携带,而且价格也高。
目前,属于暴利产品,比单纯直接贩卖黄豆,要多赚很多钱。
不仅仅是齐王府的农庄,大多数的农庄,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只不过普通的老百姓,都没有专门的榨油设备,需要把大豆拉到榨油作坊。
缴纳一定的费用或者是用大豆抵消费用,才能榨取到大豆油。
无数马车、牛车,拉着一车车的大豆,这些大豆都用麻袋装着,在车上摞的很高,饶是秦洲的牛体型很大,也累得吭哧吭哧喘着粗气。
一辆辆牛车,马车,拉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大豆,慢悠悠走在沥青公路上,宛若长龙一般。
大丰收的百姓,彼此吆喝着,笑着,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
一座座榨油作坊,飘荡着豆油的香气,闻到这股子味,老百姓都是忍不住的喜气洋洋。
“成了!”
这些豆油,刚榨取出来,是用木桶或者是竹桶盛放。
在进行简单的过滤之后,就变得黄橙橙的,非常透亮,在阳光下,绽放着晶莹的光泽。
这豆油,看着就非常漂亮,养眼,简直就如同艺术品一般。
一桶桶的大豆油,由马车或者牛车,拉到港口,然后,装到商船里面。
然后,一船船的豆油送回大明王朝。
有的船只,则是朝着欧洲的方向航行,在那边卖的价格,还要更高一些。
豆油被运送回去之后,会有一些精明的商人进行再一次的过滤。然后,用瓷瓶装起来。
这种高档次的大豆油,一般是宫里使用,以及达官权贵的圈子里使用,寻常老百姓都是买一些普通品质的大豆油。
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玩意儿,就是在**上升级了一下而已。
现在,齐王府所使用的石油,也大部分都是豆油。
炒出来的菜,香醇可口。
这种大豆油,刚进入市场,就饱受好评,比之前的香油之类的植物油,要便宜的多,而且,可以直接用来炒菜,寻常老百姓一年也吃不了多少油水,很多人都是不舍得买猪肉之类的肉食品,而这豆油,就可以解解馋。
即便是寻常老百姓家,也是争相购买,市场上的大豆油,供不应求!
而今年种植大豆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发了。
消息传回大明王朝,不少老百姓都非常心动,因为大明王朝的土地,是有严格限制的,主要以种植传粮食作物为主,对于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划。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主动往秦洲迁移。
随着豆油慢慢普及,皇宫中也渐渐流行开来,到最后,基本上都是使用豆油炒菜。
朱元璋和马皇后坐在餐桌旁,满满一桌子菜,全都是用豆油炒的,闻起来香气扑鼻,令人心情都好了不少。
这些日子,因为李善长的案子,导致朝堂之上的气氛非常压抑,朱元璋的心情也一直不好。
这次吃饭,本来还想把太子朱标叫过来,结果,这货又耍起小性子,只把朱允炆派了过来。
朱元璋抄起筷子,迫不及待的尝着一道道菜,赞不绝口,差点把筷子都吞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这些都是从秦洲那边送来的豆油,炒制的菜,感觉口感都好了许多。”
马皇后吃的也是非常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