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葬明1644> 第64章 硬骨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硬骨头(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从襄阳城出来,经过十五里铺折而向着西南方向,西侧山势渐渐地多了起来。

这时,七里山下,通往张家店和南漳县的官道上,一支队伍正行走其间。

那队伍规模不小,绵延数里,布满了官道。

阵列间各种旗帜被晨间的山风吹得猎猎作响,各式各样的武器,在朝阳的照耀之下,反射出点点光芒。

远远望去,那光芒汇聚在了一起,伴随着队伍的前进,高低起伏,好似正在云雾中穿行的银龙一般。

张家店寨门外三里处,站着前来迎接的第一战兵局把总宋继祖,中军室参随王宗周,以及以县令王克圣为首的南漳县一众士绅。

望着那远远靠近,不断着反射太阳光芒的队伍,王宗周不无得意的侧头对旁边的王克圣说道:“王大人观我大兵行止如何?”

一旁的王克圣,微微张着嘴巴。

这倒不是他故意装出来的。

他是张家店之战后,才和韩复有了接触,没有亲身经历过,韩大人的人马是如何收拾张文焕的。

张家店之战的经过,都是他后来听王宗周这些人复述的。

他自然不可能全信,觉得难免有夸大其词的部分。

并且张文焕所部,逃亡的乱军和附近的土匪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被裹挟起来的愚夫愚妇,战力实在是一般。

韩复能一战扫清张家店附近的妖氛,确实是有两把刷子,但也只是有两把刷子。

在王克圣的刻板印象当中,这位襄京兵马司的韩提督,就是个有两把刷子,同时喜怒无常,贪得无厌的小军头而已。

手里的人马也不过一百两数,而真正能打仗的老兄弟,也不过五六十之数,如果不是因为韩复弄到了自己和张文焕往来的书信,并且还好巧不巧的活捉了张文焕,王克圣对这种在襄京一带根本排不上号的小军头,绝对不会如

此的卑微。

但是现在。

望着官道上远远而来的大军,王克圣是真有点惊呆了。

**......

这还是半月之前,自己所见过的那支人马么?

相较于半个月之前,队伍扩大了数倍,看着怕是有上千之数,而且阵列紧密,军纪森严,完完全全就是强军的样子。

如果说队伍扩大,还可以用多花银子来解释??毕竟拜香教在张家店经营多年,王克圣猜也能猜到,韩复绝对缴获了不少银子。

但是光看这上千人的队伍,行进时如此整齐,并且一点说话声都没有的情况,就足以说明太多的东西了。

王克圣虽然没有带过兵,但和明末绝大多数的文人一样,兵书还是读过几本的。

兵书上有云:“令行而禁止者,可谓之强军也!”

在王克圣的周围,一众南漳县的士绅,反应也和王大人差不多。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过去半个月内,都被韩复的中军参随王宗周,借着调查逆案的由头,敲竹杠。

这些南漳县本地的士绅,对那位韩大人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在他们的士绅圈子当中,韩复韩提督的风评,已经成功落于杨彦昌、冯养珠、路应标等“老牌”军头之后,荣登末座。

毕竟路应标再酷烈凶残,也没有直接到南漳县刮地皮,而且手法也很粗糙,大家有了经验以后,应付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但是韩提督就不一样了,有地皮他是真刮啊,而且还借着逆案,对南漳县众士绅进行一茬又一茬的审理。

王宗周那句让众人闻之色变,心尖发颤的“人人要过关”之语,据说就是他韩提督的原话。

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复虽然表面上没有路应标等人那么酷烈凶残,但是刮地皮的手法和无耻程度,绝对是路应标那等夯货,拍马都追不上的。

有着这样的看法,南漳县的士绅们,对韩提督所部,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厚望”,甚至觉得军纪肯定比经常劫掠乡野的路应标所部还要涣散。

而张家店那支人马,只不过是花银子喂出来,装模作样的样板而已。

但是此刻,远处官道上那支绵延数千步,甲仗鲜明、队列齐整的军队,还是让他们都直观的感受到,眼前的事实好像和自己的想象,存在着巨大的冲突。

尤其是这么多人,这么长的队伍,居然如此的沉默。

这样的沉默,有些震耳欲聋。

“呵呵。”

王克圣一张胖圆脸上,眼珠子滴溜溜急转的同时,开口回应了王宗周刚才的问题:“文昭兄,我大兵威武雄壮,又何待多言!”

王宗周笑了笑,知道王克圣这句话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他王克圣也是韩大人的人。

大家都是自己人,就不要问这么见外的问题啦。

实际上,王宗周自己也没有想到,短短半个月过去,韩大人的人马变化如此之大。

感觉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韩大人所辖兵马,超过襄京城内的南营、北营,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王宗周在南漳县、张家店待了半个多月,他本就是掮客出身,人情练达,早就和王克圣等人混得熟络。

这时立在路口,有一搭没一搭的和王克圣等人闲聊着,等待着韩大人的到来。

就在这时。

原本沉默着前进的队伍中,忽然响起“咚咚咚”的鼓点声。

那鼓点声轻快急促,仿佛是发出了什么指令。

王宗周、王克圣等人都没有带过兵,不知发生了什么,全都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前方张望。

忽然见到前方不远处,队伍开始加快速度,同时,齐整雄壮的歌声,呐喊着般响起:

“韩家军,纪律明,全军将士要牢记!”

“第一一切听号令,行止一致得胜利!”

“第二不拿民分毫,早起门板要归齐!”

“第三缴获要归公,私藏银钱剥军衣!”

“第四讲话要和气,乡绅拥戴何可敌?”

“第五借物早归还,用坏东西赔禄米!”

“第六洗漱避妇女……………”

一轮唱罢,队伍中再度响起轰隆轰隆的擂鼓之声。

这时整支队伍当中,所有战兵、辅兵、镇抚、夜不收,包括自韩复以下所有营官,全都齐齐高声喊道:“军纪!军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敌!”

上千人齐声呐喊,声浪汇聚,惊起田野间一群群的飞鸟。

山林间不停地回荡着“军纪!军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敌!”的声音。

不远处,王克圣等南漳县士绅代表,全都有些傻眼,再顽固,再对韩提督所作所为不屑一顾的人,这个时候也都直观的感觉到了,这他娘的韩复所部,端的是和南漳县附近的顺军、乱军、土匪,明军都不一样啊。

能不能打仗他们不知道,但至少这气势,确实是他们生平所未见的。

有几个之前自持家大业大,或养了一堆护院、乡兵,或手眼通天关系匪浅,以至于面对王宗周时候态度倨傲,不太配合逆案调查的乡绅。

这个时候全都不动声色的凑到了王宗周跟前,摸出银子递了过去。

就连王克圣也凑了过去,低声找补道:“之前下官若有得罪之处,万望文昭兄海涵。逆案之事,尚祈文昭兄在韩大人面前多多美言。”

“好说好说,王大人,文武有别,你这是作何,简直是折煞我也,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张家店玄真观的大殿内,韩复亲手扶着王克圣手臂,笑道:“文昭先前在与本官的书信中,多次提及南漳县为逆案之事,出力甚多。方才也盛赞王大人统率本县士绅有方,妖党逆案办理如此顺畅,王大人功不可没啊!”

王克圣双膝跪地,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将玄真观大殿的地砖,震得砰砰作响。

他没有顺着韩复的搀扶起身,而是口中大声说道:

“我南漳县地处京之南,地狭民贫,经年以来,先是有巨贼张文焕,盘踞张家店等处,烧香聚众,为害乡里,致使我南漳妖氛弥漫,人民苦不堪言。”

② 𝟼 ② x 𝙎 . 𝑪o 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