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韩复接着说道:“这次五月攻势,北营杨彦昌部被明廷左军重创,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但应该不容乐观。而南营路应标部又公然造反,为我兵马司平息。原先襄京两大支柱,都已轰然倒塌,如今整个京府之安
危,全系于我兵马司一身。从现在开始,在场的各位,包括我韩再兴在内,都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不能再像之前,眼睛只盯着咱兵马司的一亩三分地了,要将所有和襄京府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当成是咱们自己的事情。”
叶崇训、冯山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韩大人这个话说得迂回了一些,但意思他们还是听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全襄京府,都当成自己的地盘!
这一下,把他们搞得都有点激动!
这两人包括宋继祖、陈大郎、何有田、魏大胡子他们在内,都是三月十九日在桃叶渡外,开始跟着韩大人当兵吃粮的。
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韩大人就闯下了这么大的名堂,连自己的基业都要有了!
他们之前跟着韩大人进城的时候,只是想着能够在大顺官军这个体系当中,讨一口饭吃,最多敢想一想出人头地的事情。
但是现在,永昌皇爷败走京师,天下大乱,韩大人坐拥襄阳这片基业,将来一下子就充满了各种可能。
这个时候,丁树皮、王宗周等人也过来了,听到韩复刚才的话,后者开口说道:“大人,咱们兵马司现在只有六个战兵局,守卫襄京已经十分勉强,若是控扼全襄的话,应该还是要继续招兵?”
叶崇训等人,一下子竖起了耳朵。
“当然还要招兵,今后这个将是常态化的差事,不管有无战事,都要保持源源不断的有新兵进来。”
虽然韩复现在还不知道,到底缴获了多少银子,但估计至少有大几万银子。
有这些银子打底,就算是光出不进,养个两三千战兵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紧接着,韩复又道:“以后咱们兵马司至少要再设三个营头,府城一个大营头,至少要有十个战兵;南漳县和宜城县各一个小营头,每营三到五个战兵局这样。大家轮流进山剿匪,每个营头都能有锻炼的机会。”
从李自成退出北京之后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襄阳这边总体上还是比较平静的。
大顺和满清主要的交战地点是山西和陕西,以及河南北部一带,谁都无暇顾及南边的事情。
左良玉那边,有白旺顶着,加上失去了路应标这个“内应”,大概率也很难长驱直入,不管不顾的跑过来打襄阳。
对于左侯来讲,最好的选择还是像自己在信中写的那样,能尽快的吃掉白旺,然后将影响力扩展到河南等地,虽然说等明年清军腾出手开始收拾南朝的半壁江山的时候,左良玉还是挡不住,但左良玉又不是穿越者,没有前后
眼,千载难逢的逐鹿中原的机会摆在眼前,很难不心动。
韩复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白旺的态度。
如果白旺怀疑自己的动机,或者即便没有怀疑自己,只是纯粹的不信任自己,而另外派人来接管襄阳防务的话,就会很麻烦。
毕竟除非韩复现在立马南下,投奔南明朝廷,否则的话,还是不能和白旺撕破脸的。
因为就算白旺对付不了自己,等一年后李自成大军转战到襄阳以后,自己是很难顶得住的。
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与大顺的良好关系,还是挺重要的。
在襄阳西边的谷城县,还有个冯养珠,手上还有千余人马,这小子的态度也必须要留意,否则他要是脑子一热,投了郧阳府的高斗枢的话,那襄阳立刻就变成了前线,自己就很难窝在襄阳发育了。
叶崇训自然不可能知道韩大人脑海里的那些想法,但听韩大人说要新设几个营头以后,顿时眼前一亮:“大人………………”
只是他话还没有说完,韩复就摆手打断:“除了这三个战兵营之外,还要再设一个新勇营,崇训你暂时还是管着新兵操练的事情。”
“大人。”叶崇训眼神黯淡了几分,低声说道:“属下还是想替大人带兵打仗。”
他自从管了新勇操练的事情以后,虽然级别是整个兵马司系统里面最高的,管的人也是最多的,但是张家店之战、双河镇之战,还有今天的平乱,他都没有太多发挥表现的机会。
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就会像韩大人之前评论史可法到江北督师时候,说的那句话一样,靠边站,边缘化了。
韩复就跟没听到叶崇训的话一样,继续说道:“最近一个多月,咱们编制扩张的很快,新招募的士卒,普遍只训练半个月的时间,就编入到了战兵局里面。因此这次双河镇之战中,一部分表现的并不理想,出现了较大的
伤亡。甚至在与荆门州明军列阵远程对抗的时候,部分新勇还出现了畏惧退缩等现象,这是之前打拜香教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属下没有把新勇带好,请大人责罚。”叶崇训连忙躬身请罪。
韩复走上前,把叶崇训给扶了起来,温言说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任谁来了,也不可能比你做得更好。本官这么说,是咱们要从之前的事情里面,吸取经验教训。崇训,你带着新勇司的几个管教商议一下,
尽快的拿出个改进的方案出来,交给我过目,到时候咱们再好好的议一议。”
“是!”听到韩大人这么说,叶崇训本能的就挺直腰板答应了下来。
但是很快,他又反应过来,自己刚才明明是想说到战兵营去啊,怎么就稀里糊涂的把改进操练方案的差事给答应下来了?
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还在新勇营里面?
叶崇训正准备找韩大人再争取一下,抬起头,却看见韩大人已经走到了冯山面前。
“冯山,今后你仍旧管着镇抚司的事情,不过镇抚司的职级要整体提升,和战兵营的职级相匹配。另外,军情局要独立出来,暂定由韩文来负责,但仍归你统辖。”这个方案,是韩复之前就想好的。
今后天下的局势变化的非常快,军情局要承当的职责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要自成一个系统,不再适合和军法队混在一起了。
不过考虑到如果将军情局从镇抚司彻底剥离开来的话,冯山的职权将会大大的缩水,韩复因此就折中了一下,军情局保持一定的独立,但名义上仍然在冯山的统辖范围之内。
冯山对于这个安排没有意见,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他刚开始和宋继祖、叶崇训等人一样,都想着当兵打仗,以后能当个营官啥的。但被韩大人弄到镇抚司去了之后,他感觉自己挺适合这个差事的。
安排好新勇营和镇抚司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就要对各战兵局进行调整,这个就比较复杂了,韩复在考虑进行混编的事情,这次派马大利、赵守财和李松年一起去南城平叛就是一个实验。
但之后具体实行什么样的方案,混编到什么程度,几个战兵局的把总要怎么安排,这个韩复暂时还没想好。
并且,有了地盘之后,韩复还打算对工坊进行全面的扩张。
现在铁匠坊的戴家昌,木匠坊的刘有弟等人,还是太小打小闹了,根本跟不上形势,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上次在张家店,这次在双河镇,都俘获了不少匠户,尤其是还得到了曾经在登州铸炮厂当过学徒,会造鸟枪和红夷炮的赵有德等人。
韩复打算在汉水边,也弄一个炮厂,生产火炮和火枪。
在之前的几次战斗里面,火铳队所使用的火绳枪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是因为拜香教和荆门州联军战斗力有限的缘故,要想真正的对付这个时代的最强精锐,火绳枪缺陷还是太大了。
而且火绳枪要想快速的击发,火绳必须保持一直燃烧的状态,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火铳手的机动能力,并且,天然的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也很高。
燧发枪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作为什么都懂一点的韩科长,上辈子也了解过一点,难点好像主要是在簧片的制造上,不过只要肯花功夫,纯手工也能弄出来,就是产量可能会跟不上。
韩复记得这个时代,大明已经弄出来自生火铳了,那个人的名字他一下子想不来,但肯定是有这个事情,也不知道那人还活不活着,有没有机会给他弄到襄阳来。
②𝟔②𝑋Ⓢ .Co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