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其他小说>葬明1644> 第122章 弹性防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弹性防御(1 / 2)

[262小说]:262xs. c o m 一秒记住!

“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我不相信。”

“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都要由自己来决定。”

谷城县卷烟商号斜对面的真武帝君庙内,凯旋归来,正在给真武大帝敬香的射雕英雄韩大帅,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出了这两句话。

规规矩矩的将手中的三炷香,插到香炉中之后,韩复望着因铜锈而显得有些斑驳的真武大帝塑像,心中祷祝道:“当初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时候,晚辈借用了一下你老人家的名号,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你老人家若是能够保佑

我韩再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话,晚辈一定给你塑个大大的金身。让武当山道宫享受朝廷特殊津贴,一百年不动摇!”

在韩复的身后,石玄清、宋继祖和韩文等人,以及陈智等谷城县的官吏,也都是敬香如仪,显得非常虔诚。

有明一代,由于朝廷的推崇,真武帝君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全国各地遍布真武庙。

真武帝君一跃成为最显赫的神灵。

而作为真武帝君最大道场的所在,太岳太和山周围,这种信仰则更为浓厚。

武当山上香火鼎盛,朝廷一年光在这里收到的税就有数万两。

这还是经过层层克扣交上去的数字,实际香火钱只会更加的惊人。

韩复作为坚定的无神论者,对于鬼神之事向来敬而远之,但既然连穿越这种事情都能发生了,让他对神明的心态,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况且,现在的真武大帝对于韩复来说,还有着现实的意义。这老道不仅民间和官绅阶层信,就连武当山上、大巴山上的那些山寨土匪也信。

因此哪怕单纯的从统战的角度来说,韩大帅该有的虔诚,该有的表演还是要有的。

敬完了香以后,韩复随手以襄樊营的名义,给庙里捐了200两银子,陈智和谷城县其他的官绅,也各有捐赠。

来了个这么阔绰的大客户,庙祝自然千恩万谢,说要在庙里给韩大帅立碑,又说可惜的是前段时间,有太岳太和山谁谁谁哪个天师的弟子来此传道,可惜已经走了,不然见韩大帅如此虔诚,必会为韩大帅做法祈福的。

韩复听了也就笑笑,没当回事。

说到底像他这样崇尚实用主义的无神论者,对于宗教更多的还是当成一种工具。像什么天师弟子亲自祈福,对于那些信徒来说,可能是莫大的荣誉,但是对于韩复来讲,实在是不过如此。

众人捐了那么多银子,自然是要在要庙里蹭一顿饭的。

用饭的时候,韩复将对光化县令吴鼎焕的要求,又对谷城县令陈智说了一遍。

襄樊营对于谷城的掌控要比光化更加牢固,韩大帅的命令陈县令不敢也不能反驳,连忙表示会替韩大帅当好这个守土官长的,今年的秋税一粒粮食都不会少。

甚至为了表示决心,陈县令提出连五百两养廉银都不要,全心全意为韩大帅服务。

这当然只是鬼都不信的屁话,在韩复的坚持之下,几番推辞之后,陈县令也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韩复虽然说对满洲鞑子深恶痛绝,但实事求是的讲,满洲统治阶层捣鼓出来的很多制度,其实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就比如说这个养廉银子。

让韩复感觉,发明养廉银的人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大明朝如此抠搜,如此低廉到不把官员当人看的俸禄,使得几乎所有官员的合法收入,都没办法维持自己正常的开支。

导致官场上几乎无官不贪。

就拿普通的县令来说,不贪污不搞灰色收入,你连衙门都运作不起来。因此贪腐根本不是想不想,要不要的选择题,而是必须的唯一解。

在这种几乎人人都有原罪的官场环境之下,韩复并不觉得这样的行政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贯彻自己的意志。

当然了,贪腐的问题是古今中外,穷尽各种办法都很难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能说把他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

韩复的打算就是借鉴一下雍正的做法,各位老爷们,别挖空心思,把精力都放在敲骨吸髓,欺上瞒下上了。

各种灰色收入,中军衙门一次性给你买断了。

从此以后,好好干活就行了。

而且韩复感觉,自己这么一搞,事迹传播出去的话,应该会提升一下自己在大明官绅中的口碑。多少能够消解消解,那些官绅对自己这个“贼寇头子”的抵触心理,以后在扩张地盘的时候,也能容易一些。

和陈智等谷城官绅达成协议之后,韩复回到了原来的守备府,开始着手部署谷城和光化的防御事情

这次自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招抚了侯御封所部,将光化县纳入到襄樊营的地盘当中,让想要趁机摘桃子的高斗枢等人没有占到便宜。

但韩复估计高斗枢他们这次回去以后,应该就要正式的考虑对襄樊营用兵的问题了。

最早在秋收前后,最迟不超过这个冬天,肯定是要打一仗的。

高斗枢等人又不知道明年开春以后,清兵就要南下。在他的视角里面,襄樊营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已经膨胀到了如许规模,如果再让襄樊营以全襄之地,发展个一年半载的话,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现在不打的话,以后就更没有机会打了。

况且皇上还下旨,要招抚荆襄呢。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高斗枢都不可能坐视襄樊营做大的。

而从韩复的角度出发,他可以通过高斗枢,通过张文富和朝廷眉来眼去,甚至私下接受朝廷的招抚。

但在明年开春之前,郧阳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因为真实的历史上,到今年冬天的时候,南京小朝廷以高斗枢固守郧阳有功,擢高斗枢为右都御史,让他巡抚汉中,都督陕北军事。

高斗枢走了没多久,清军南下。

驻守郧阳的王光恩三兄弟的兵马,虽然多次击败过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的侵犯,但清军一来,郧阳文武就麻溜的投降了。

王光恩虽然是做贼出身,但不知道为什么,对张献忠政权也好,对李自成政权也好,是一万个的瞧不上。

对大西和大顺重拳出击,百折不挠,誓死不从,对我大清则是箪食壶浆,喜迎王事。

只能说反贼何苦为难反贼。

王光恩等人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侧面说明了至少在这个时代,大西也好,大顺也罢,确实是没什么号召力和吸引力。

虽然往后十几二十年里,华夏大地上抗击清军的主力是大西政权和大顺政权的余部,但大家打得始终都是明廷的旗帜,是用明廷的招牌来凝聚人心的。

这也是韩复为什么将俘虏的张文富和周安等人放回去,并且愿意和明廷保持私下联络,眉来眼去的原因之一。

反正如果明年开春能顶住清军的第一波攻击的话,之后还是要改旗易帜,重归大明的怀抱的,所以现在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但郧阳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否则的话,等到明年清军南下时,王光恩投降,清军占领郧阳,那么襄阳立刻就变成孤城一座,不再具备防守的价值。

韩复的打算是,郧阳襄阳连成一片,封锁汉江上游,使得李过、高一功等率领的大顺西路军也好,还是追击李过高一功的清军也罢,都不能通过郧阳顺流东下,威胁襄樊腹地。

同时依托郧阳、均州、光化县以及襄阳构筑防线,使得汉水以南、以西的这个区域内,能够保持相对的安宁,让襄樊营可以有一个大后方进行输血和发育。

如此一来,即便是襄阳最终还是守不住,韩复也可以层层撤退,退到武当山和大巴山中,提前效仿夔东十三家故事。

等到阿济格击溃大顺主力,撤回京师休整以后,自己就可以再出来收拾局面,收编李自成和左良玉余部。

❷  ❻  ❷  𝒳  S .  Co  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